[实用新型]一种自锁式爆胎安全续行装置和防爆轮胎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12383.8 | 申请日: | 2019-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220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3 |
发明(设计)人: | 张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诺安汽车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C17/06 | 分类号: | B60C1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曾志鹏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桔子洲街道潇***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锁式爆胎 安全 行装 防爆 轮胎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防爆轮胎,具体是涉及到一种自锁式爆胎安全续行装置和防爆轮胎,包括位于外胎内,且套装在轮毂上的支撑环,支撑环的最大直径大于轮毂的最大直径,所述支撑环至少开设有一个开口,位于开口处的支撑环的两端通过锁紧件紧固,以使其紧密贴合轮毂,锁紧件包括设置在支撑环一端内部的螺母,和螺母螺纹连接的螺杆以及和螺杆连接的位于支撑环另一端内部的交错轴传动连接件,通过驱动交错轴传动连接件带动螺杆转动,实现紧固,本实用新型避免由于连接件松动而导致的危险,安装方便,爆胎情况下可第一时间为车辆提供支撑,避免轮毂直接着地,最大程度的减小车辆打滑和失控,并可让车辆按一定速度继续行驶的距离更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防爆轮胎,具体是涉及到一种自锁式爆胎安全续行装置和防爆轮胎。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汽车已经成为人们出行、运输货物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也是与人类生活联系最为密切,最为便捷的交通工具。然而,随着而来的交通安全也越来越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重点,面对不断攀升的交通事故,人们也更加重视汽车的安全性能。在各类交通事故中,由于轮胎的突然爆裂引发的事故占到很大的比例。传统轮胎一旦爆胎,车辆会跑偏失去控制,甩向护栏或者前后车相撞,从而发生严重的交通事故,危及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特别是在高速行驶中的车辆,造成的后果极其严重。
各大轮胎生产厂家也投入大量经费研发各种防爆轮胎、安全轮胎。但存在更换成本高,驾驶舒适度降低(如胎侧加厚),安装拆卸复杂,需要专用工具等问题。只在少数车辆上使用,能实际广泛应用的几乎没有。
在内支撑轮胎防爆装置方面,现有的内支撑体存在结构复杂,多瓣体通过螺栓固定,易松动;且需在轮辋和外胎内完成螺栓紧固,操作空间受限,安装拆卸复杂;材料为金属件,重量增加等问题。
目前一般常用的结构是在轮胎钢圈上固定有垫块,垫块的高度不能太高,以保证车辆在正常行驶时,垫块不能摩擦外胎,也不能太低,否则起不到缓解作用。在安装时,如果首先安装垫块,外胎就不能安装上去,因此,需要将外胎的1个胎侧首先放入,然后安装垫块,用螺栓拧紧,然后安装另一个胎侧。由于螺栓位于轮胎内,拧紧螺栓的操作极为不便。并且螺栓在形式过程中容易松动,导致垫块和螺丝脱离轮毂,造成危险。
将垫块安装在轮毂上的方式有两种,一种为将垫块通过螺栓螺丝等固定在轮毂上,但是轮毂和螺栓螺丝的材质都为金属,在轮胎高速运动时,容易松脱,另外垫块一般安装在轮毂的内平面上,在安装拧紧时,操作非常不便。另一种方式是将垫圈设置一个或多个开口,在开口处设置锁紧机构,比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620122185.8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开口锁紧式免充气防爆轮胎,其在胎体上设置环形开口,环形开口的两侧设有不锈钢片,开口两侧的不锈钢片通过螺栓和螺帽进行固定连接使得胎体开口闭合;不锈钢片、螺栓和螺帽位于胎体表面,其本身容易松脱,一旦松脱,会对汽车的安全造成极大的隐患,另一方面,由于外胎的限制,其安装紧固极为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锁式爆胎安全续行装置和防爆轮胎,本实用新型避免由于连接件松动而导致的危险,安装方便,爆胎情况下行驶的距离更远。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为一种自锁式爆胎安全续行装置,包括位于外胎内,且套装在轮毂上的支撑环,支撑环的最大直径大于轮毂的最大直径,所述支撑环至少开设有一个开口,位于开口处的支撑环的两端通过锁紧件紧固,以使其紧密贴合轮毂,锁紧件包括设置在支撑环一端内部的螺母,和螺母螺纹连接的螺杆以及和螺杆连接的位于支撑环另一端内部的交错轴传动连接件,通过驱动交错轴传动连接件带动螺杆转动,实现紧固。
本实用新型的支撑环为位于轮毂外的圆环装置,支撑环的材质为弹性材质,比如橡胶材料,具有一定的厚度,轮毂的外圆的直径是不同的,支撑环的最大直径指的是圆环外圆的直径,轮毂的最大直径指的是轮毂的最外缘的直径,支撑环的最大直径大于轮毂的最大直径,可以保证的外胎爆胎的情况下,支撑环会代替轮毂接触地面,保护轮毂不受损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诺安汽车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长沙诺安汽车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1238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3D打印机用的密封腔机构
- 下一篇:电子辐照设备在线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