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车鞍座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72214.1 | 申请日: | 2019-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890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汪威;李俞坤;刘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豪派车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J1/28 | 分类号: | B62J1/28;B62J99/00 |
代理公司: | 33297 杭州仁杰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张俊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鞍座 重力感应单元 重力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 感应片 长度方向设置 使用安全性 电动车 鞍座底板 上端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鞍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车鞍座,包括鞍座本体,所述鞍座本体中的鞍座底板的上端设有重力传感器,所述重力传感器包括多个重力感应单元且多个重力感应单元沿鞍座本体长度方向设置,在任意一个或多个重力感应单元中的第一感应片和第二感应片接触后重力传感器将产生电信号。本实用新型具有使用安全性高、适用性好、使用效果好、使用便捷等有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鞍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车鞍座。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电动自行车已经成本日常短途出行的必备交通工具,但是电动自行车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由于疏忽驾驶人员在车辆停放后未能及时扒拉钥匙,较小且调皮的小孩(其以正常骑行姿态坐在电动车鞍座上是无法触碰到电动自行车旋转加速阀门的),其动动电动自行车旋转加速阀门后造成财产损失及人身伤害的案例比比皆是,这也成了电动自行车在使用过程中的一项缺陷问题,现有的解决该问题的方案不是要求增加驾驶人员的使用操作步骤,就是要驾驶人员改变已有的驾驶习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避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设计一种不仅能够在不增加驾驶操作步骤、不改变原有驾驶习惯的前提的同时提高了电动车的使用安全性,而且适用性好,同时使用效果好、使用便捷的一种电动车鞍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动车鞍座,包括鞍座本体,所述鞍座本体中的鞍座底板的上端设有重力传感器,所述重力传感器包括多个重力感应单元且多个重力感应单元沿鞍座本体长度方向设置,在任意一个或多个重力感应单元中的第一感应片和第二感应片接触后重力传感器将产生电信号。这样的好处是,一是启动电动车时,需要驾驶人员坐在电动车鞍座上并同时转动钥匙才能启动电动车(当驾驶人员没有坐在电动车鞍座上或没有转动电动车钥匙时,电动车无法启动前行),在不增加驾驶操作步骤、不改变原有驾驶习惯的前提的同时提高了电动车的使用安全性;二是由于重力传感器中有多个重力感应单元,当驾驶人员坐在电动车鞍座时只要有一个重力感应单元的第一感应片和第二感应片接触重力传感器将产生电信号,这样不同身材、体重的驾驶人员以驾驶姿态坐在电动车鞍座时重力传感器都能够感应到,从而提高了电动车鞍座及安装电动车鞍座的电动车的适用性。
作为优选,所述重力传感器安装在鞍座底板的上端面,鞍座底板的上端面发泡形成海绵芯且海绵芯包裹住重力传感器,所述海绵芯外表面包有一层皮革。这样的好处是,鞍座底板的上端面发泡形成海绵芯且海绵芯包裹住重力传感器,这样增设的重力传感器不会影响电动车鞍座的使用舒适度,同时发泡形成海绵芯对重力传感器起到限定作用,确保重力传感器的使用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重力传感器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多个由第一感应片和第二感应片组成的重力感应单元和多条导线;所述上壳体的下端面开有多个感应片嵌装槽且相邻的两个感应片安装槽间开有导线嵌装槽,多个感应片嵌装槽内分别嵌装有一个第一感应片,每个导线嵌装槽中都嵌装有一条导线且导线的两端端头分别于对应的第一感应片连接;所述下壳体的上端面开有多个感应片嵌装槽且相邻的两个感应片安装槽间开有导线嵌装槽,多个感应片嵌装槽内分别嵌装有一个第二感应片,每个导线嵌装槽中都嵌装有一条导线且导线的两端端头分别于对应的第二感应片连接;所述上壳体的下端面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插柱,所述下壳体的上端面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插槽,所述上壳体通过两个插柱与对应插槽插接配合后安装在下壳体上且第一感应片与第二感应片间留有间隙。这样的好处是,一是重力传感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多个由第一感应片和第二感应片组成的重力感应单元和多条导线等部件,使得重力传感器的部件较少,结构简单,这样不仅提高了重力传感器的使用稳定性,而且降低了重力传感器的生产成本;二是在上壳体和下壳体插接装配后第一感应片和第二感应片都位于上壳体和下壳体形成的壳体内,这样的结构不仅对第一感应片、第二感应片和导线起到保护作用,而且提高了重力传感器的使用安全性;三是上壳体通过两个插柱与对应插槽插接配合后安装在下壳体,这样提高了重力传感器安装便捷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豪派车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豪派车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722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车用的自锁靠背
- 下一篇:一种电动车转向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