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温超导磁悬浮启停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65006.1 | 申请日: | 2019-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210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龚珺;毛凯;张艳清;韩树春;翟茂春;张志华;谭浩;周伟;刘坤;邹玲;胡道宇;吕民东;邢祥峰;王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0L13/04 | 分类号: | B60L13/04;E01B25/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梁侧壁 推进区 轨道梁 悬停 高温超导块材磁体 底部装置 感应单元 感应电机 供电检测 制动区 悬浮 高温超导磁悬浮 高温超导线圈 本实用新型 磁悬浮技术 超导块材 车载部件 车载动力 定子线圈 启停系统 侧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磁悬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温超导磁悬浮启停系统。该系统车载部件包括车载动力磁体、车载悬停磁体和车载感应单元,轨道梁部件包括轨道梁侧壁装置和轨道梁底部装置,轨道梁侧壁装置包括常规悬浮推进区轨道梁侧壁装置、制动区轨道梁侧壁装置、悬停区轨道梁侧壁装置、感应电机推进区轨道梁侧壁装置和无供电检测区轨道梁侧壁装置,轨道梁底部装置包括底部超导块材磁体和启动定子线圈,常规悬浮推进区轨道梁侧壁装置、感应电机推进区轨道梁侧壁装置和无供电检测区轨道梁侧壁装置包括侧壁感应单元,制动区轨道梁侧壁装置包括高温超导线圈磁体和高温超导块材磁体,悬停区轨道梁侧壁装置包括高温超导块材磁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磁悬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温超导磁悬浮启停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不断进步,高速磁悬浮列车在社会生活中的使用需求日益增加。从悬浮方式的角度来说,美国空军Holloman试验基地以及日本山梨线采用了电动悬浮的方式,其中日本山梨线采用的是直线电机推进以及8字感应线圈的方式速度达到了603km/h。
一般来说,高速电动磁悬浮系统利用长定子直线感应电机来提供无接触驱动力,尽管可以通过改变定子线圈中的通流方式进行反接制动,但从能耗与可靠性角度上来说都需要增加其他的制动方式。除了反接制动以外,一般采用列减速段增加涡流制动器进行磁涡流制动。这种制动方式的原理是:当车载磁体划过涡流感应板时,磁体产生的磁感线在金属感应板中被金属切割,产生涡流,从而形成与车载磁体磁极相反的涡流磁场对车载磁体进行制动作用。由于金属感应板具有电阻,其形成的涡流强度具有局限,同时涡流形成所带来的感应板发热问题为涡流感应板的制造与设计带来问题。同时,电动悬浮方式的磁悬浮列车需要在列车达到一定的速度时才能悬浮起来,启动段仍需要铺设钢轨等辅助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温超导磁悬浮启停系统,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悬浮感应板涡流局限和发热以及无法实现无接触悬停接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温超导磁悬浮启停系统,其中,该系统包括车载部件和轨道梁部件,所述车载部件包括在车体两侧对称设置的车载动力磁体、在车体下部表面四角处设置的车载悬停磁体和在车体下部表面中部位置沿车体运动方向通长设置的车载感应单元,所述轨道梁部件包括轨道梁侧壁装置和轨道梁底部装置,所述轨道梁侧壁装置包括常规悬浮推进区轨道梁侧壁装置、以及所述常规悬浮推进区轨道梁侧壁装置之间沿车体运动方向依次设置的制动区轨道梁侧壁装置、悬停区轨道梁侧壁装置、感应电机推进区轨道梁侧壁装置和无供电检测区轨道梁侧壁装置,所述轨道梁底部装置设置在与设置有所述悬停区轨道梁侧壁装置和感应电机推进区轨道梁侧壁装置的轨道梁侧壁对应的轨道梁底部,且所述轨道梁底部装置包括对应所述车载悬停磁体设置的底部超导块材磁体和对应车载感应单元设置的启动定子线圈,所述常规悬浮推进区轨道梁侧壁装置、所述感应电机推进区轨道梁侧壁装置和所述无供电检测区轨道梁侧壁装置包括侧壁感应单元,所述制动区轨道梁侧壁装置包括高温超导线圈磁体和高温超导块材磁体,所述悬停区轨道梁侧壁装置包括高温超导块材磁体。
优选地,制动区轨道梁侧壁上除高温超导线圈磁体以外的区域均为高温超导块材磁体。
优选地,制动区轨道梁侧壁上的高温超导线圈磁体沿车体运动方向布置的多个超导线圈的尺寸逐渐减小,使得该高温超导线圈磁体呈梯形状。
优选地,制动区轨道梁侧壁上的高温超导线圈磁体沿车体运动方向布置的多个超导线圈尺寸相同,使得该高温超导线圈磁体呈矩形状。
优选地,所述车载动力磁体为以下中至少一者:导磁体、永磁体和电磁铁。
优选地,所述车载悬停磁体为以下中至少一者:永磁体和电磁铁。
优选地,所述车载感应单元为车载感应板。
优选地,所述侧壁感应单元为侧壁感应线圈或侧壁感应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650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