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移动式滑道及其船体支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12953.4 | 申请日: | 2019-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880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4 |
发明(设计)人: | 李卫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3B27/00 | 分类号: | B63B27/00;B63B27/28 |
代理公司: | 31227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一琦 |
地址: | 2000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滑道 支撑结构 船体 甲板 本实用新型 可移动式 垫板 长度方向垂直 技术方案要点 滑道底板 均匀排列 上表面 下表面 滑移 平行 传递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移动式滑道及其船体支撑结构,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可移动式滑道及其船体支撑结构,包括甲板,所述甲板上表面设置有若干个相互平行的滑道,所述滑道与甲板之间留有间隙,所述滑道底板与甲板之间的间隙内设置有垫板,所述甲板下表面固定有若干船体支撑结构,所述船体支撑结构长度方向垂直于滑道长度方向,若干个所述船体支撑结构沿滑道长度方向均匀排列,所述垫板可沿船体支撑结构长度方向滑移。本实用新型达到便于调节滑道之间间距,并确保船体支撑结构能够承受滑道传递的载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船体,尤其涉及到一种可移动式滑道及其船体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大型结构物(如船舶、海洋平台等)在运输之前,需要将其从码头移至半潜船或下水工作船的甲板1上。这种滚装上船模式按照移动的方式可分为多种形式,利用滑道2滑移上船便是其中的一种。通常滑道的个数及其间距是固定的,因此其在船体甲板1上的放置位置也是固定的,船体甲板1下的船体支撑结构4的范围也仅仅只限于滑道2放置的局部区域。但是每次滚装上船的被载物种类和外形尺寸是不同的,对滑道2的个数和间距要求也是不同的。采用固定的滑道2个数和间距以及对应的船体支撑结构4并不能适应所有的滚装上船情况。如果设计时所假设的滑道2布置方案不适用,则需要重新布置滑道2并按照新的滑道2布置方案对船体结构增加新的船体支撑结构4或进行较大的改造。这将大大增加滑道2方式滚装上船之前的准备工期时间和整个工程的运行成本。常规式滑道2是直接放置在船体甲板上的,如图1所示。由于常规式滑道2的船体支撑结构4必须与滑道2侧板对齐,因此在滑道2侧板下没有船体支撑结构4的地方,滑道2是不能放置的,否则未经加强的船体结构将无法承受滑道2传递的载荷,如图2中的横剖面视图所示。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样一种结构进行改善,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移动式滑道及其船体支撑结构,达到便于调节滑道之间间距,并确保船体支撑结构能够承受滑道传递的载荷。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用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可移动式滑道及其船体支撑结构,包括甲板,所述甲板上表面设置有若干个相互平行的滑道,所述滑道与甲板之间留有间隙,所述滑道底板与甲板之间的间隙内设置有垫板,所述甲板下表面固定有若干船体支撑结构,所述船体支撑结构长度方向垂直于滑道长度方向,若干个所述船体支撑结构沿滑道长度方向均匀排列,所述垫板可沿船体支撑结构长度方向滑移。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道包括滑道面板、设置于滑道面板两侧并支撑滑道面板的滑道侧板、连接于两个滑道侧板下端面的滑道底板。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道内腔设置有若干个用于支撑所述滑道面板的滑道内隔板,所述滑道内隔板位于对应船体支撑结构正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垫板设置为若干个,若干个垫板均位于对应船体支撑结构正上方。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垫板达到滑道相对于甲板滑移,调节相邻滑道之间的间距,并且由于船体支撑结构垂直于滑道长度,达到通过若干个船体支撑结构支撑滑道,确保船体结构承受滑道传递的载荷;
2)通过滑道内隔板可以有效增加滑道的强度,并且将滑道所受的力通过滑道内隔板及垫板传递至船体支撑结构;
3)滑道布置时,滑道在其可放置区域内,可在与滑道轴线垂直的方向上任意移动,且每个位置下的船体支撑结构都能承受滑道传递给船体的载荷,滑道的间距、摆放位置和个数都不是固定的,可以根据被载物的大小和需要进行调整;
4)滑道布置方案变化时,无需对船体结构增加新的加强和进行较大的改造,滑道方式上船准备工期短、效率高、运营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滑道及船体支撑结构的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未经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129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