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船舶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22079.6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201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吴建祥;张浩;李新;郭海强;龚景景;刘永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集船舶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27/04 | 分类号: | B63B27/04;B63B27/10;B63B73/2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隆天联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32 | 代理人: | 王荣 |
地址: | 2010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船舶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船舶,该船舶包括船体、设置于船体上的上层建筑及吊机基座。上层建筑包括顶甲板、多层上建甲板以及多个舱壁;多个舱壁包括横向延伸的横舱壁和纵向延伸的纵舱壁;吊机基座包括基座主体、设置于基座主体下方的加强座;基座主体的底部设置于最上层的上建甲板上,顶部向上超出顶甲板;加强座嵌设于上层建筑内,包括加强筒、位于加强筒内的横向加强板和纵向加强板;加强座设置于相邻两上建甲板之间,且加强座的顶部与最上层的上建甲板连接,加强筒的外壁与相邻的横舱壁、纵舱壁固定连接;横向加强板和纵向加强板沿竖向延伸,横向加强板与连接加强筒外壁的横舱壁在同一平面,纵向加强板与连接加强筒外壁的纵舱壁在同一平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船舶。
背景技术
集装箱、重吊船等船舶上一般配备有多台克令吊,以进行装卸货物。克令吊又称船用吊机、船用起重机,是船上的一种大甲板机械。对于尾部需要装卸集装箱的集装箱船,为节省空间,克令吊需安装于上层建筑的甲板上。常规克令吊一般通过克令吊基座安装在主甲板上,并通过加强结构加强,但上述方案的加强结构所需空间较大,不适于布置在船舶尾部的克令吊基座加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吊机基座占用空间小的船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船舶,包括:船体;上层建筑,设置于所述船体的主甲板上;所述上层建筑包括顶甲板、位于所述顶甲板下方的多层上建甲板以及竖立在所述顶甲板与所述上建甲板、相邻两层上建甲板之间的多个舱壁;多个所述舱壁包括横向延伸的横舱壁和纵向延伸的纵舱壁;吊机基座,包括基座主体、设置于所述基座主体下方的加强座;所述基座主体的底部设置于最上层的上建甲板上,顶部向上超出所述顶甲板;所述加强座嵌设于所述上层建筑内,包括加强筒、位于所述加强筒内的横向加强板和纵向加强板;所述加强座设置于相邻两所述上建甲板之间,且所述加强座的顶部与最上层的上建甲板连接,所述加强筒的外壁与相邻的横舱壁、纵舱壁固定连接;所述横向加强板和所述纵向加强板沿竖向延伸,且两者交叉设置,所述横向加强板与连接所述加强筒外壁的横舱壁在同一平面,所述纵向加强板与连接所述加强筒外壁的纵舱壁在同一平面。
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加强座的侧面凸伸出所述上层建筑的外侧面。
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最上层的上建甲板的外侧凸伸有加强弧板,所述加强座的顶部与所述加强弧板固定连接,底部延伸至与最上层的上建甲板相邻的上建甲板上。
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加强筒外露于所述上层建筑的部分具有一倾斜开口,该倾斜开口由所述加强筒的底部至顶部向外倾斜延伸;所述加强座还包括一封板,所述封板设置于所述倾斜开口处而封闭所述加强筒,所述封板的底端与所述上层建筑的外侧面固定连接。
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顶甲板的外侧凸伸有增强弧板,所述增强弧板与所述加强弧板的圆心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基座本体的顶部与所述增强弧板固定连接,底部与所述加强弧板固定连接。
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加强座的截面呈圆形,所述加强座的圆心与所述基座主体的圆心位于同一直线上,且所述加强座的直径与所述基座主体的直径相同。
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基座主体的外周分别与所述增强弧板和所述加强弧板之间设置有多个加强肘板;多个所述加强肘板包括与所述横舱壁位于同一平面的横向加强肘板及与所述纵舱壁位于同一平面的竖向加强肘板。
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基座主体包括呈圆筒形的基座筒和位于所述基座筒内的基座加强结构;所述基座筒的外壁与相邻的横舱壁或纵舱壁固定连接,且所述基座筒的轴线与所述横舱壁及所述纵舱壁位于同一平面;所述基座加强结构包括交叉设置的横向增强板和纵向增强板,所述横向增强板和所述纵向增强板沿竖向延伸,且所述横向增强板及所述纵向增强板均经过所述加强筒的轴线。
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横向加强板、所述纵向加强板上均设有减轻孔;
所述减轻孔呈长腰圆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集船舶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集船舶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220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发光二极管
- 下一篇:一种低压差线性稳压器及其控制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