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机铱金属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82227.6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399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王辉;刘志远;李明;陈明;赵贺;闫明林;马晓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奥来德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F15/00 | 分类号: | C07F15/00;C09K11/06;H01L51/54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赵徐平 |
地址: | 130012 吉林省长春市***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 金属 配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有机铱金属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公开的有机金属铱配合物通过利用金属铱与特定的杂环配体结合制得,具体结构通式如说明书所示。通过调节配合物的波长,得到的有机金属配合物应用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后,可使器件的驱动电压降低、发光效率及寿命显著提高;并且本发明提供的铱金属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具有合成步骤简易,条件要求不苛刻,目标产物收率高的特点,适于推广与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金属配合物电致发光材料,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红光电致发光材料的铱金属配合物、该有机金属配合物的制备方法以及含有该配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背景技术
1987年,邓青云博士报道了基于有机发光材料的电致发光二极管技术,主要采用真空蒸镀的方式,制备具有传输层和发光层的双层器件,量子效率提高至1%,在低于10V的工作电压下可达到1000cd/m2的亮度,引起了世界科学爱好者的广泛关注,推动有机电致发光技术向实用化阶段迈进的步伐。电致发光器件具有全固态结构,而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是构成该器件的核心和基础,以及新材料的开发是推动电致发光技术不断进步的源动力,对原有材料制备和器件优化也是现在有机电致发光产业的研究热点。
磷光发光现象自从发现以来,一直受到大家的追崇,因为磷光材料的发光效率明显高于荧光发光效率,从理论上能达到100%的发光效率,所以很多科研机构都在加大磷光材料的研发力度,试图通过磷光材料来加快产业化发展。但是由于磷光材料合成价格比较高,合成工艺要求比较高,并且在合成过程中容易污染环境,其提纯要求比较高,效率低。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有机铱金属配合物。本发明通过选择特定的配体而得到的有机金属配合物在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后,能够显著提高器件的发光效率与磷光寿命。
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机铱金属配合物,所述有机铱金属配合物的结构通式如下所示:
其中,R1、R2、R3、R4、R5和R6均独立选自氢、氘、硝基、氨基、羟基、卤素、氰基、巯基、C1-C8烷基、C1-C8烷氧基、C2-C6烯烃基、C2-C6炔烃基、C6-C18芳基或C4-C12芳族杂环基;
R5为CH3;R2和R6均为H;
且R1取代基的数目为0-4;R3和R4的取代基数目均为0-2。
优选的,所述C1-C8烷基为非取代或至少1个取代基I取代的直链烷基、支链烷基或环烷基;所述C6-C18芳基为非取代或至少1个取代基I取代的芳基。
优选的,所述取代基I至少为氘、硝基、氨基、羟基、卤素、氰基、羰基、巯基中的一种。
优选的,所述C4-C12芳族杂环基为非取代或至少1个取代基II取代的芳族杂环基;其中,所述芳族杂环基中的杂原子为氮、硫或氧;所述取代基II为卤素、氘、氨基、氰基、硝基、羟基或巯基。
进一步的,所述卤素为氟、氯、溴或碘。
优选的,R1、R2、R3、R4各自独立的与所在环相互形成C3~C30脂肪族环、C6~C60芳环、C2~C60芳杂环或C5~C60螺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奥来德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吉林奥来德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822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