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连续式预制沥青路面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42706.0 | 申请日: | 2019-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634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徐慧宁;张驰;石浩;邢超;谭忆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C7/18 | 分类号: | E01C7/18;E01C7/24;E01C5/12;B28B3/0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岳泉清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 预制 沥青路面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种连续式预制沥青路面,其特征在于: 连续式预制沥青路面由预制沥青路面板、上面层(6),垫层(7)和土基(8)构成;
所述垫层(7)设置在土基(8)上表面,预制沥青路面板设置在垫层(7)上表面,上面层(6)设置在预制沥青路面板上表面且通过乳化沥青粘接剂粘接;
所述预制沥青路面板由多个预制板单元拼接构成;预制板单元由基层(1)、下面层(2)和中面层(3)构成;下面层(2)设置在基层(1)上表面且通过乳化沥青粘接剂粘接,下面层(2)的侧边设置在基层(1)的侧边的内侧,中面层(3)设置在下面层(2)上表面且通过乳化沥青粘接剂粘接,中面层(3)的侧边设置在下面层(2)的侧边的内侧,相邻的下面层(2)之间的缝隙、以及相邻的中面层(3)之间的缝隙构成T形接缝(9),T形接缝(9)内填充有沥青混合料;基层(1)的侧边上均设置有垂直贯通基层(1)板面的榫槽(4),相邻的预制板单元的侧边上的榫槽(4)开口相对设置、且相邻的预制板单元的侧边上的榫槽(4)通过双榫头联结块连接;
连续式预制沥青路面的施工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一、在预制场内制作预制板单元和双榫头联结块;
①、在模具中灌注贫混凝土,对贫混凝土进行碾压和表面拉毛后,进行不少于48小时的静置养生,静置养生完成后脱模,脱模再进行恒温恒湿养护不少于14天,得到基层(1);
选择恒温恒湿养护完成后两天以上的基层(1),在选择的基层(1)上表面安装模具,在模具内基层(1)上表面喷散乳化沥青粘接剂,然后摊铺沥青混合料,对沥青混合料进行碾压,然后静置不少于12h,得到下面层(2);
在下面层(2)上表面安装模具,在模具内的下面层(2)上表面喷散乳化沥青粘接剂,摊铺沥青混合料,经碾压后得到中面层(3),即完成预制场内制作预制板单元;
②、将水泥混凝土灌注到模具中,在温度为25±2℃、湿度不低于95%的恒温恒湿环境中养生不少于14天,得到双榫头联结块;
步骤二、在施工现场铺筑土基(8),在土基(8)上铺筑垫层(7);
步骤三、预制沥青路面板的组装;
将预制板单元排布在垫层(7)上表面,将双榫头联结块的两个榫头(5)分别嵌入相邻的来两个榫槽(4)内,在榫槽(4)与榫头(5)的缝隙内灌注水泥净浆,在T形接缝(9)内表面喷洒乳化沥青粘接剂,然后在T形接缝(9)内填充热拌沥青混合料并碾压至T形接缝(9)上表面与中面层(3)相平,得到预制沥青路面板;
步骤四、铺筑上面层:
在预制沥青路面板的上表面喷洒乳化沥青粘接剂,然后在乳化沥青粘接剂上铺筑热拌沥青混合料并进行碾压,即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式预制沥青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榫头联结块由两个形状相同且与榫槽(4)相匹配的榫头(5)构成,榫头(5)一端为较大端面,另一端为较小端面,两个榫头(5)的较小端相对固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式预制沥青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榫槽(4)为梯形槽,榫槽(4)的较小底面侧为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式预制沥青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1)、下面层(2)和中面层(3)的水平截面呈矩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式预制沥青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面层(2)的侧边与基层(1)的侧边的间距为10~15cm;中面层(3)的侧边与下面层(2)的侧边的间距为20~30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式预制沥青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1)材质为贫混凝土;下面层(2)的材质为沥青混合料;中面层(3)的材质为沥青混合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式预制沥青路面,其特征在于:步骤一①中对贫混凝土进行碾压时,碾压速度为1.5-2km/h,碾压5-6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式预制沥青路面,其特征在于:步骤一①中和步骤一②中进行恒温恒湿养护时,恒温恒湿养护室温度为25±2℃,湿度不低于9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式预制沥青路面,其特征在于:步骤一②中所述水泥混凝土的28d抗压强度不小于80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4270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