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间网壳式锚喷初期支护结构、隧道及隧道支护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69568.3 | 申请日: | 2019-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171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申玉生;郑清;高波;范凯祥;隋传毅;周鹏发;黄海峰;赵建沣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11/00 | 分类号: | E21D11/00;E21D11/10;E21D11/38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周宇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间 网壳式锚喷 初期 支护 结构 隧道 施工 方法 | ||
1.一种空间网壳式锚喷初期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网壳构件,所述网壳构件与围岩可围成壳层支护空间,所述网壳构件包括多个连接杆件和多个连接固件,多个所述连接杆件中的相邻的两个连接杆件之间通过多个所述连接固件中的其中一个连接固件连接,所述网壳构件可沿第一预设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网壳构件可在预设隧道开挖空间面上形成支护面;
多个锚杆,多个所述锚杆中的其中一个锚杆的一端连接于多个所述连接固件中的其中一个连接固件,多个所述锚杆中的其中一个锚杆的另一端沿远离所述壳层支护空间的方向延伸至所述围岩中;
以及多个连接件;
多个所述网壳构件沿第二预设方向依次连续设置,多个所述网壳构件中的相邻两个网壳构件之间设置有多个所述连接件,多个所述连接件中的其中一个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相邻两个网壳构件中的相对设置的两个连接固件;
多个所述锚杆中的其中一个锚杆的一端连接于沿所述第二预设方向上远离所述壳层支护空间的一端的多个所述连接固件中的其中一个连接固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间网壳式锚喷初期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杆件与所述锚杆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固件;
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固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间网壳式锚喷初期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固件为焊接球,所述连接杆件和所述连接件均为钢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间网壳式锚喷初期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杆件与所述锚杆分别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连接固件;
所述连接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连接固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间网壳式锚喷初期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固件为螺栓球,所述连接杆件和所述连接件均为钢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间网壳式锚喷初期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护面为圆形或多心圆中的一种。
7.一种隧道,其特征在于:
所述隧道具有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空间网壳式锚喷初期支护结构;
所述隧道还包括喷射混凝土、模筑混凝土和复合防水层;
所述喷射混凝土设置于所述网壳构件与所述围岩之间,并设置在多个所述连接杆件围成的中空部分;
所述模筑混凝土设置于所述壳层支护空间内,并紧贴于所述复合防水层;
所述复合防水层设置于所述喷射混凝土与所述模筑混凝土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隧道,其特征在于:
所述隧道还包括超前支护结构;
所述超前支护结构远离所述空间网壳式锚喷初期支护结构并环向设置于所述围岩内;
所述复合防水层包括防水混凝土、防水胶剂或防水卷材中的任一种,所述复合防水层与所述喷射混凝土密贴。
9.一种隧道支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隧道支护施工方法基于权利要求7-8中任一项所述的隧道,包括以下步骤:
对岩层进行裸洞开挖;
进行锚杆支护;
进行所述空间网壳式锚喷初期支护结构的搭建,将所述锚杆的端头作为所述网壳构件的空间连接点,沿所述第一预设方向连接所述连接杆件,形成初期支护;
对所述空间网壳式锚喷初期支护结构进行所述喷射混凝土的喷射,形成喷射混凝土支护;
仰拱开挖以及修筑仰拱;
进行所述复合防水层的布置;
灌注所述模筑混凝土,形成永久支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6956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