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载充电机电路、车载充电机及电动汽车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62258.9 | 申请日: | 201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648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吴跃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金电子研发中心(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J7/02;B60L53/00;B60L53/22;B60L5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王天尧;汤在彦 |
地址: | 201206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充电机 电路 电动汽车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车载充电机电路、车载充电机及电动汽车,该车载充电机电路包括:交流接口、交直流转换电路、后级升降压电路、动力电池;交流接口依次经交直流转换电路和后级升降压电路连接动力电池;当交流接口与电网连接,且电网向动力电池充电时,从电网输出的电流经过交直流转换电路输入后级升降压电路,经过后级升降压电路输入动力电池;当交流接口与电网或负载连接,且动力电池向电网或负载放电时,从动力电池输出的电流经过交直流转换电路输入电网或负载。本申请可以实现车载动力电池的双向充放电。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新能源汽车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车载充电机。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日益增长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越来越引起各国的高度关注。其中,汽车消耗的能源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同时,汽车尾气带来的污染也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是当今许多城市PM2.5超标的主要原因。然而,汽车又是人们正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汽车产业将会面临能源与环境方面的巨大的挑战。由于新能源汽车可以更加高效的使用能源,同时污染物排放远低于燃油汽车,尤其是纯电动汽车,完全可以实现零污染物排放,因此发展新能源汽车成为各国政府非常青睐的选择,纷纷出台各种鼓励政策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此外,电能作为二次能源,不受石油资源的限制,除了煤炭之外,核能、风能、水力、太阳能、潮汐、地热等均可以转换为电能,因此,新能源汽车将会是未来一段时期中人类的较优选择。
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必备部件,车载电机是指固定安装在电能汽车上的充电机,具有为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进行安全、自动充电的能力。车载充电机根据电池管理系统(BMS)提供的数据,能动态调节充电电流或电压参数,执行相应的指令,完成充电过程。此外,由于体量巨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保有量,把新能源汽车作为一种储能装置,对平抑峰谷用电将会有很大帮助,这就需要在传统的车载充电机单向充电功能上增加对电网放电的功能,实现车载动力电池的双向充放电。
发明内容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载充电机电路,用以实现车载动力电池的双向充放电,该电路包括:
交流接口、交直流转换电路、后级升降压电路、动力电池;交流接口依次经交直流转换电路和后级升降压电路连接动力电池;当交流接口与电网连接,且电网向动力电池充电时,从电网输出的电流经过交直流转换电路输入后级升降压电路,经过后级升降压电路输入动力电池;当交流接口与电网或负载连接,且动力电池向电网或负载放电时,从动力电池输出的电流经过交直流转换电路输入电网或负载。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载充电机,用以实现车载动力电池的双向充放电,该车载充电机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车载充电机电路。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用以实现车载动力电池的双向充放电,该电动汽车包括如第二方面所述的车载充电机。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充电时,电网输入的电流通过交直流转换电路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后输入动力电池,从而为动力电池充电;在放电时,复用交直流转换电路,将动力电池输出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输入电网或负载,从而为电网或负载供电。这样一来,就实现了车载充电机电路的双向充放电过程,拓展了车载动力电池的储能功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车载充电机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车载充电机电路的结构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车载充电机电路运行时电流的流向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金电子研发中心(上海)有限公司,未经乐金电子研发中心(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6225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