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环卫电动车后防撞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61094.8 | 申请日: | 201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918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宣洪祥;周大浩;张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丰源车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9/02 | 分类号: | B60R19/02;B60R19/48 |
代理公司: | 合肥律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7 | 代理人: | 黄景燕 |
地址: | 2368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后防撞装置 电动车 防撞杆 防撞轮 新能源 压力传感器 车箱 支架 环卫车 车头 车箱后部 车箱尾部 底部连接 视线盲区 支架两端 报警器 控制器 有压力 障碍物 传感器 防撞 清扫 驾驶 室内 | ||
1.一种新能源环卫电动车后防撞装置,所述新能源环卫电动车包括车头和设置在车头后部的车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防撞装置包括设置在车箱尾部下侧的防撞杆和防撞轮,所述防撞杆设置在车箱后部,所述防撞轮设置在车箱两侧,防撞杆上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与车箱底部连接,两防撞轮分别设置在支架两端,所述支架与防撞杆和防撞轮之间均分别设置有压力传感器一和压力传感器二,所述压力传感器一和压力传感器二上连接有控制器和报警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环卫电动车后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固定架和移动架,所述固定架固定在车箱底部,所述移动架连接在固定架底部,所述防撞轮和防撞杆均与移动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环卫电动车后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包括两并排设置在车箱底部且均与车箱中线平行的滑杆,两滑杆之间设置有与滑杆平行的螺杆,所述两滑杆和螺杆两端均分别穿过有固定拉板,所述固定拉板与车箱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架包括分别套接在两滑杆和螺杆上的移动拉板,三移动拉板底部连接有一移动板,所述防撞杆连接在移动板远离车箱的侧面,两防撞轮分别连接在移动板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环卫电动车后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与防撞杆之间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靠近防撞杆的端部和移动板两端均分别设置有圆柱孔一和圆柱孔二,所述圆柱孔一和圆柱孔二内分别设置有连接杆一和连接杆二,所述连接杆一和连接杆二置于圆柱孔一和圆柱孔二内部份设置有限位环一和限位环二,所述限位环一和限位环二两侧的连接杆一和连接杆二上分别套接有螺旋弹簧,所述压力传感器一和压力传感器二分别设置在圆柱孔一和圆柱孔二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环卫电动车后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一和连接杆二外部分别套接有压盖一和压盖二,所述压盖一与压盖二分别与圆柱孔一和圆柱孔二的外侧壁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环卫电动车后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一和连接杆二远离圆柱孔一和圆柱孔二的端部分别与防撞杆和防撞轮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环卫电动车后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杆为圆弧杆,所述圆弧杆弦长与两防撞轮间最小距离相适应,所述两防撞轮之间最小距离大于车箱宽度。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环卫电动车后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靠近防撞杆端部设置有摇杆,所述螺杆长度与移动拉板距离防撞杆间最大距离相适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丰源车业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丰源车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6109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点集中接地装置以及多点集中接地系统
- 下一篇:车辆前部的骨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