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卡箍组装机的卡箍组装压合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28059.6 | 申请日: | 2018-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814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李相鹏;刘瑜瀚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比微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0 | 分类号: | B23P19/00;B23P19/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合机构 卡箍 工位 组装 压合 固定卡槽 活动卡槽 旋转卡槽 组装机 弧形卡槽 驱动机构 套接工位 下料工位 相邻工位 组合卡箍 内卡箍 外卡箍 形配合 工作台 有压 噪音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卡箍组装机的卡箍组装压合机构,所述卡箍组装压合机构设置有压合机构工作台,所述压合机构工作台上设置有多个驱动机构,所述压合机构工作台上设置有4个工位,每个相邻工位间隔旋转角度是90度,分别是内卡箍压合工位、外卡箍套接工位、内外卡箍压合工位、组合卡箍下料工位;所述压合机构工作台上还设置有4个与工位形配合的旋转卡槽,每个旋转卡槽包括固定卡槽和活动卡槽,所述固定卡槽和活动卡槽均为弧形卡槽。本发明提供一种噪音小、能快速、精准、有效的进行卡箍压合操作的卡箍组装压合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卡箍组装机的卡箍组装压合机构。
背景技术
卡箍是连接带沟槽的管件、阀门以及管路配件的一种连接装置,用在对快接头之间起紧箍作用,一般卡箍分为内卡箍和外卡箍,通过卡箍组装机将内卡箍和外卡箍进行压合组装。卡箍组装机现有技术中上料采用振动盘和振动输送机配合的方式,噪音大且出不了料;检测外卡卡箍姿态状态是采用照相识别加翻转机构,效率低;而且机械手对外卡箍抓取转运至装配转盘时,机械手易夹住卡箍螺帽头,导致机械手夹不起外卡箍更无法顺利放置在内卡箍预压时平台上;而现有技术中为防止内卡箍与外卡箍组装压合时变形,虽设置了上压板机构,但效率低外卡压入内卡时,因螺帽搁置在夹具上,外卡箍不能完全压入内卡箍;需针对现有缺陷作出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噪音小、能快速、精准、有效的进行卡箍压合操作的一种卡箍组装机的卡箍组装压合机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卡箍组装机的卡箍组装压合机构,所述卡箍组装压合机构设置有压合机构工作台,所述压合机构工作台上设置有多个驱动机构,所述压合机构工作台上设置有4个工位,每个相邻工位间隔旋转角度是90度,分别是内卡箍压合工位、外卡箍套接工位、内外卡箍压合工位、组合卡箍下料工位;所述压合机构工作台上还设置有4个与工位形配合的旋转卡槽,每个旋转卡槽包括固定卡槽和活动卡槽,所述固定卡槽和活动卡槽均为弧形卡槽,内卡箍压合工位与外卡箍套接工位之间设置有内卡箍抵板,外卡箍套接工位与内外卡箍压合工位之间设置有导流抵板。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方案中,所述导流抵板底部设置有导流槽。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方案中,固定卡槽和活动卡槽的高度低于内卡箍高度。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方案中,固定卡槽和活动卡槽的高度采用内卡箍高度的0.2~0.6之间。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方案中,内外卡箍压合工位上设置有压合支撑槽钢,所述压合支撑槽钢上设置有压合板。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方案中,驱动机构分别与内卡箍压合工位、外卡箍套接工位、内外卡箍压合工位、组合卡箍下料工位以及4个旋转卡槽的活动卡槽电气连接。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方案中,卡箍组装压合机构底部设置有多个压合机构支撑架,所述压合机构工作台上设置有4个旋转卡槽,所述4个旋转卡槽相邻的旋转卡槽之间间隔角度是90度。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方案中,4个旋转卡槽设置在一个转盘上,通过所述转盘驱动围绕转盘中心轴进行运转。
进一步的,所述内卡箍压合工位与外卡箍套接工位之间设置有内卡箍抵板,所述内卡箍抵板是当内卡箍传送到内卡箍压合工位的固定卡槽和活动卡槽之间时,通过旋转卡槽从内卡箍压合工位旋转至外卡箍套接工位时,一边通过内卡箍抵板从上抵压住内卡箍,另一方面通过活动卡槽向内收紧将内卡箍压缩,使得内卡箍在不偏移的情况下内径收小,这样既压缩了内卡箍,便于将外卡箍套设在内卡箍外侧,又在运送内卡的过程中完成压缩作业减少了生产时间,还通过内卡箍抵板的抵压保证了内卡箍压缩效率提升了成品率。
进一步的,当运行到外卡箍套接工位时,由于固定卡槽和活动卡槽的高度低于内卡箍高度,内卡箍的外直径压缩后小于外卡箍内直径时,通过机械手将吹气挡料机构上的外卡箍夹起后套接在外卡箍套接工位上的内卡箍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比微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比微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280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泵室铜套压装用上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H型钢组立的升降横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