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轨道车辆及其碰撞吸能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07029.7 | 申请日: | 2018-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0601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发明(设计)人: | 蒋忠城;王先锋;陈晶晶;周礼;段华东;袁文辉;蒋济雄;张俊;张波;刘晓波;郭冰彬;江大发;李旺;李登科;刘国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F19/04 | 分类号: | B61F19/04;B61G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412001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爬器 车头 联动装置 碰撞吸能 车钩 轨道车辆 前部 碰撞对象 碰撞发生 碰撞过程 气动阻力 时间顺序 吸收碰撞 压缩过程 缓冲 减小 吸能 连贯 美观 下车 伸出 压缩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车辆的碰撞吸能系统,包括安装于车头前部的车钩、防爬器和联动装置,联动装置分别连接车钩和防爬器,正常状态下车钩伸出于车头前部,且防爬器位于车头内部,碰撞时车钩被压缩至车头内部,并通过联动装置将防爬器推出于车头,使防爬器能够与碰撞对象接触并在压缩过程中吸收碰撞能量。正常状态时,防爬器处于车头内部,既美观又减小了车头气动阻力;通过联动装置,在碰撞发生时主动推出防爬器进行碰撞吸能,车钩与防爬器之间吸能的时间顺序连贯,不存在无缓冲的间断时间,减少了碰撞过程的瞬时冲击危害,提高安全性。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包括上述碰撞吸能系统的轨道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车辆别是涉及一种轨道车辆的碰撞吸能系统。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碰撞吸能系统的轨道车辆。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安全性,现有轨道交通车辆均需要设置碰撞吸能系统,现有的碰撞吸能系统主要依靠车钩、防爬器及车体前端缓冲梁结构等,且均为被动型式。防爬器一般设置于车头前端外部,会影响车辆外观和气流阻力。在碰撞过程中,防爬器与车钩之间没有联动关系,两者之间的吸能存在脱节,无法减缓碰撞过程中的瞬时冲击伤害,安全性较低。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有效减缓碰撞过程中瞬时冲击伤害提高安全性的碰撞吸能系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轨道车辆的碰撞吸能系统,通过联动装置使车钩与防爬器之间吸能的时间顺序连贯,不存在无缓冲的间断时间,减少了碰撞过程的瞬时冲击危害。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碰撞吸能系统的轨道车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轨道车辆的碰撞吸能系统,包括安装于车头前部的车钩、防爬器和联动装置,所述联动装置分别连接所述车钩和所述防爬器,正常状态下所述车钩伸出于所述车头前部,且所述防爬器位于所述车头内部,碰撞时所述车钩被压缩至所述车头内部,并通过联动装置将所述防爬器推出于所述车头,使所述防爬器能够与碰撞对象接触并在压缩过程中吸收碰撞能量。
优选地,所述车头内安装有导向盒,所述导向盒的前端设置有开口,且开口朝向所述车头前部,所述防爬器安装于所述导向盒内并能够沿所述导向盒移动以伸出于所述开口。
优选地,所述车钩包括正常状态下伸出于所述车头前部的牵引杆和设置于所述车头内部并能够被压缩的压溃管,所述牵引杆的后端连接所述压溃管,所述压溃管连接所述联动装置。
优选地,所述联动装置包括联动杆,所述联动杆的中部通过固定铰连接车头,所述联动杆的两端通过带滑槽铰分别连接所述防爬器的中部和所述压溃管。
优选地,包括两个所述防爬器,两个所述防爬器通过所述联动装置分别设置于所述车钩两侧。
优选地,所述车头的司机室头罩对应位置设置有活动挡板,正常状态下所述防爬器位于所述活动挡板后。
优选地,所述导向盒中部设置有在所述防爬器伸出后承载碰撞压力的承载装置。
优选地,所述承载装置包括安装于所述导向盒侧面的止挡板和安装于所述止挡板外端的弹簧,所述防爬器位于所述导向盒内时所述止挡板位于所述导向盒外部,所述防爬器伸出时所述弹簧推动所述止挡板进入所述导向盒并与所述防爬器后端相抵。
优选地,所述导向盒两侧均设置有所述承载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轨道车辆,包括车头以及安装于所述车头的碰撞吸能系统,所述碰撞吸能系统具体为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碰撞吸能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未经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070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