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减震式汽车前保险杠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39266.0 | 申请日: | 2017-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577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7 |
发明(设计)人: | 姚纪荣;何中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三明航空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9/02 | 分类号: | B60R19/02;B60R19/26;B60R19/3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213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震结构 橡胶 保险杠 汽车前保险杠 保险杠壳体 保险杠外壳 减震弹簧 减震式 本实用新型 橡胶减震层 车架横梁 网状钢丝 格栅 内壳 抗冲击性能 壳体内表面 内壳内表面 增强橡胶 缓冲 吸能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减震式汽车前保险杠,包括橡胶减震结构、保险杠壳体及减震弹簧,橡胶减震结构位于保险杠壳体外表面上,减震弹簧位于保险杠壳体内表面和车架横梁之间;橡胶减震结构包括橡胶减震层及设在橡胶减震层内的格栅网状钢丝结构,保险杠壳体包括保险杠外壳和保险杠内壳,保险杠外壳和保险杠内壳之间设有吸能泡沫,橡胶减震结构位于保险杠外壳外表面上,减震弹簧一端与保险杠内壳内表面连接,另一端与车架横梁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于设有橡胶减震结构,能够对撞击进行缓冲,由于橡胶减震结构中设有格栅网状钢丝结构,能够增强橡胶减震结构的强度,提高整个减震式汽车前保险杠的抗冲击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减震式汽车前保险杠。
背景技术
汽车前保险杠是安装在汽车车身前部的一种安全保护装置。现有的汽车前保险杠,多以金属材质为主,金属材质的汽车保险杠的缺点是只能吸收和缓解极小部分的撞击冲击,并不能有效起到保护车辆和人身安全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震式汽车前保险杠,以解决吸收和缓解极小部分的撞击冲击的技术问题。
技术方案:
一种减震式汽车前保险杠,包括橡胶减震结构、保险杠壳体及减震弹簧,所述橡胶减震结构位于所述保险杠壳体外表面上,所述减震弹簧位于所述保险杠壳体内表面和车架横梁之间;所述橡胶减震结构包括橡胶减震层及设在所述橡胶减震层内的格栅网状钢丝结构,所述保险杠壳体包括保险杠外壳和保险杠内壳,所述保险杠外壳和所述保险杠内壳之间设有吸能泡沫,所述橡胶减震结构位于所述保险杠外壳外表面上,所述减震弹簧一端与所述保险杠内壳内表面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车架横梁连接。由于设有橡胶减震结构,能够对撞击进行缓冲,由于橡胶减震结构中设有格栅网状钢丝结构,能够增强橡胶减震结构的强度,提高整个减震式汽车前保险杠的抗冲击性能;由于保险杠内壳和保险杠外壳之间设有吸能泡沫,能够进一步提高保险杠壳体的吸能性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橡胶减震结构还包括弹簧,所述橡胶减震层的数量为两层,两层所述橡胶减震层之间设有所述弹簧。由于设有两层橡胶减震层,且两层橡胶减震层之间设有弹簧,能够进一步提高橡胶减震层的抗冲击性能,吸能效果较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吸能盒,所述吸能盒位于所述保险杠内壳内侧长度方向折弯处,所述吸能盒一端与所述保险杠内壳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车架横梁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减震弹簧与所述车架横梁之间设有弹簧固定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减震弹簧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减震弹簧沿所述保险杠内壳长度方向均匀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减震弹簧的数量为6个。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于设有橡胶减震结构,能够对撞击进行缓冲,由于橡胶减震结构中设有格栅网状钢丝结构,能够增强橡胶减震结构的强度,提高整个减震式汽车前保险杠的抗冲击性能;由于保险杠内壳和保险杠外壳之间设有吸能泡沫,能够进一步提高保险杠壳体的吸能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减震式汽车前保险杠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一种减震式汽车前保险杠,包括橡胶减震结构1、保险杠壳体2、减震弹簧3及吸能盒4,橡胶减震结构1位于保险杠壳体2外表面上,减震弹簧3位于保险杠壳体2内表面和车架横梁100之间,减震弹簧3与车架横梁100之间设有弹簧固定块5。其中,减震弹簧3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减震弹簧3沿保险杠内壳22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本实施例中,减震弹簧3的数量为6个。由于设有橡胶减震结构,能够对撞击进行缓冲,由于橡胶减震结构中设有格栅网状钢丝结构,能够增强橡胶减震结构的强度,提高整个减震式汽车前保险杠的抗冲击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三明航空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三明航空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392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防爆危作业AGV小车的铠甲系统
- 下一篇:车辆撞击缓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