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前脱钩安装座和列车车体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91040.1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920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官川丰;江岳青;黄永裕;刘宇;王玉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汕头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G7/10 | 分类号: | B61G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01 | 代理人: | 黄德海 |
地址: | 515070 广东省汕头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钩 安装 列车 车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前脱钩安装座和列车车体。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跨座式单轨车体前拖钩安装座总成是由30mm铝合金板材(6005A-T6)拼焊而成的。该总成以焊接的方式连接司机室地板和两侧底架边梁,其主要作用是固定车头车钩,将前拖钩在应急救援过程中所受的拉压力传递给后部的车体,达成救援车拖动列车移动的目的。
相关技术中的前拖钩安装座总成重量过大,不符合车体轻量化设计。同时,由于其是厚壁板材互相拼焊而成,焊接难度大,焊接工序较多(增加了生产成本),且焊缝质量可控性较差。此外,由于焊缝数量众多,对于该结构的疲劳寿命有不利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前脱钩安装座,可以在结构强度不变的情况下减重。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脱钩安装座,包括:车头横梁、车钩安装板和封板。所述车头横梁沿左右方向延伸,且所述车头横梁的前壁上形成有开口,所述车头横梁为一体成型的型材结构;所述封板与所述车头横梁相连并封闭所述开口;所述车钩安装板安装在所述车头横梁的上表面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脱钩安装座,将前脱钩安装座集成为包括车头横梁、车钩安装板以及封板的结构,在安装过程中,仅需要将车钩安装板、封板安装到封板上即可,使得前脱钩安装座的装配简单,而且由于将上下、前后的板体集成为一体成型的型材结构,使得车头横梁的结构强度高,也就是说,前脱钩安装座在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强度增加、或者在强度不变的情况下可以降低重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车头横梁包括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管状本体和设在所述本体内的加强筋板,所述加强筋板与所述本体同向延伸并在前后方向上倾斜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筋板的前沿连接于所述本体的前壁和上壁交界处,所述加强筋板的后沿连接于所述本体的后壁上邻近下壁的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管状本体的顶壁壁厚不小于25毫米,所述管状本体的底壁壁厚不小于35毫米,所述管状本体的前壁壁厚不小于20毫米,所述管状板体的后壁壁厚不小于15毫米,所述加强筋板壁厚不小于10毫米。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口的上下两侧均设有向前延伸的凸筋,所述封板设在两个所述凸筋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封板的上下边沿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凸筋固定连接,且所述封板的左右边沿延伸至所述开口的边沿的外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车头横梁前壁的中部位置设置有所述开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脱钩安装座还包括:端盖,所述端盖封闭所述车头横梁的左右两侧,所述端盖与所述车头横梁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车头横梁的左右两侧在从前向后的方向上逐渐向外倾斜。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列车车体,包括地板总成,所述地板总成的前端连接有前脱钩安装座,所述前脱钩安装座为根据前述的前脱钩安装座,所述车钩安装板上安装有前脱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前脱钩安装座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前脱钩安装座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地板总成的示意图。
图4是相关技术中的前脱钩安装座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地板总成100,前脱钩安装座1,车头横梁11,车钩安装板12,封板13,加强筋112,本体111,凸筋113,端盖14。
图4中相关技术的附图标记:前板1’,后板2’,板5’,第一加强筋61’,第二加强筋62’,第三加强筋63’,第四加强筋64’,第五加强筋65’,第六加强筋6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汕头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汕头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910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