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车用电机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61183.4 | 申请日: | 2017-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107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张毅;王东升;鲁振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简式国际汽车设计(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15/20 | 分类号: | B60L1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02 | 代理人: | 汤财宝 |
地址: | 102206 北京市昌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车 用电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车用电机控制器。
背景技术
在整个电动汽车的所有部件当中,电机控制器是主要核心部件之一,电机控制器一旦出现故障,哪怕是很小的意外都将会导致车辆无法正常运行。电机控制器出现故障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电机控制器壳体密封性差,水或其他一些具有腐蚀性的液体进入到电机控制器内部,附着在电路板上:由于水或其他液体长期附着电路板对电路板造成侵蚀,从而导致电机控制器故障的发生。另一方面,由于高压连接器与壳体之间、上下壳体之间缝隙大,也很容易受到外界强电磁场干扰:当电磁场攻破金属壳体后瞬间就攻击电机控制器内部集成电路中的核心电子器件,使电机控制器不能正常工作,使驱动电机失去控制造成交通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车用电机控制器,以解决电动汽车的电机控制器密封效果差导致电机控制器容易出现故障不能正常工作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动车用电机控制器,包括主壳体、设置在主壳体内的控制组件以及与所述主壳体适配并密封连接的上盖,
所述主壳体的侧面上设置有与交流高压连接器适配的交流连接孔以及与直流高压连接器适配的直流连接孔,
所述上盖与所述主壳体的装配端面之间设置有密封筋条以及密封胶,
所述控制组件包括依次电连接的控制板、驱动板、电容以及IGBT模块板,其中,所述电容还连接有直流母排,所述直流母排能够与直流高压连接器连接,所述IGBT模块板能够与交流高压连接器连接,所述控制板通过驱动板控制电容通过IGBT模块板将电容内的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后输出。
进一步地,所述主壳体的侧面上设置有连通壳体内部和壳体外部环境的防水透气膜。
进一步地,所述防水透气膜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主壳体的两相对侧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IGBT模块板设置在所述电容的一侧,所述驱动板设置在所述电容以及所述IGBT模块板的上方,所述控制板设置在所述驱动板的上方,且所述控制板与所述驱动板之间设置有与所述主壳体的内侧壁连接的屏蔽板。
进一步地,所述主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水道散热槽,所述IGBT模块板设置在所述水道散热槽的上方并作为所述水道散热槽的上盖密封所述水道散热槽。
进一步地,所述IGBT模块板与所述水道散热槽的上端面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进一步地,所述水道散热槽与所述IGBT模块板的装配端面上设置有密封圈凹槽,所述密封圈设置在所述密封圈凹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直流母排与直流高压连接器通过EMC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直流母排为叠层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筋条预先固定在所述上盖上,所述密封胶涂抹在所述密封筋条的外侧。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车用电机控制器通过在主壳体上设置与交流高压连接器适配的交流连接孔、与直流高压连接器适配的直流连接孔,从而实现各个高压连接器与壳体的匹配连接,解决了高压连接器与壳体的连接位置缝隙大的问题;同时,所述上盖与所述主壳体的装配端面之间设置有密封筋条以及密封胶,解决了现有电机控制器上、下壳体的连接位置密封效果差的问题;也即通过上述两个技术手段,提高了电机控制器的密封效果,从而避免了水或者具有腐蚀性的液体进入到电机控制器内部对电路板造成侵蚀的问题,并解决了电机控制器内部集成电路中的核心电子器件容易受到外界强电磁场干扰的问题。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的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有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的其他技术特征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优点,将结合附图作出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电动车用电机控制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电动车用电机控制器的上盖与主壳体连接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电动车用电机控制器在开盖状态下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电动车用电机控制器的整体纵向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电动车用电机控制器的经过控制组件的横向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简式国际汽车设计(北京)有限公司,未经简式国际汽车设计(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6118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撞充电桩
- 下一篇:一种低净空隧道出入口处接触网腕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