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后防撞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30138.2 | 申请日: | 2017-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758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8 |
发明(设计)人: | 骆华荣;龚衡;吴维;李志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铃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9/18 | 分类号: | B60R19/18 |
代理公司: | 江西省专利事务所36100 | 代理人: | 张文 |
地址: | 330200 江西省南昌市***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后防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后防撞梁结构。
背景技术
为提高汽车的后端碰撞安全性能,当前很多汽车的后防撞梁都设计有吸能、缓冲的功能,当车辆后端遭到猛烈碰撞后,此时具有明显吸能、缓冲效果的后防撞梁能够吸收部分撞击能量、缓冲外界冲击力,从而减少对驾乘人员的伤害。
传统的汽车后防撞梁结构基于防撞安全的考虑,设计偏于保守,往往使用内、外两块板焊合或铸造而成腔体结构,使其两端的吸能长度变小,并且结构笨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的吸能和缓冲性能、板材用量少、重量轻、成本低的汽车后防撞梁结构,从而保证汽车后端在外界高速碰撞冲击下能够起到缓冲和防护作用、减少对驾乘人员的伤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汽车后防撞梁结构,特征是:由后防撞梁本体、后防撞梁安装板组成,长条弧形的后防撞梁本体的竖向截面形状为三级阶梯式,在后防撞梁本体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焊接定位孔、安装过孔和两个本体安装孔,在后防撞梁本体的上边缘均匀设有若干个线速安装孔;两个左右对称的后防撞梁安装板均由板材冲压成几字形,在每个后防撞梁安装板的顶部设有两个与后防撞梁本体上的两个本体安装孔位置对应的后防撞梁上安装孔,后防撞梁本体和后防撞梁安装板通过焊接定位孔在焊接工装上定位、焊接,并采用螺栓和螺母进行螺接固定;在每个后防撞梁安装板的下端设有后防撞梁下安装孔和后防撞梁定位孔,后防撞梁安装板与汽车车身后端通过螺接和定位销进行固定。
在每个后防撞梁安装板的中间冲压有加强筋,在每个后防撞梁安装板的周边设有翻边。
本实用新型由后防撞梁本体、后防撞梁安装板组成,后防撞梁本体和后防撞梁安装板通过焊接和螺接固定,后防撞梁安装板与车身的后端进行螺接固定。长条弧形的后防撞梁本体的竖向截面形状为三级阶梯式,能使薄板材的刚度、强度得到加强,由于后防撞梁本体由一块板材冲压而成,使得后防撞梁本体两端的吸能长度得到增大,每个后防撞梁安装板上设有加强筋和翻边,能使后防撞梁安装板整体得到加强,因此本实用新型能对汽车后端和驾乘人员起到防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通过优化分析,对传统的后防撞梁结构进行了优化改进,所设计的新型结构后防撞梁本体采用一块外板替代传统的腔体结构,后防撞梁安装板也由原先的腔体结构用一块板材冲压成几字形,而且使用的板材量减少,实现了汽车后防撞梁的轻量化的目的,因而具有吸收部分撞击能量和缓冲外界冲击力的功能,可替代传统的后防撞梁结构防护汽车后端。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良好的吸能和缓冲性能、从而保证后防撞梁在外界高速碰撞冲击下能够起到缓冲和防护作用、减少对驾乘人员的伤害、板材用量少、重量轻、能大幅度降低制造成本、结构紧凑、制造安装简单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后防撞梁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后防撞梁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在汽车后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对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汽车后防撞梁结构,由后防撞梁本体1、后防撞梁安装板2组成,长条弧形的后防撞梁本体1的竖向截面形状为三级阶梯式,在后防撞梁本体1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焊接定位孔3、安装过孔4和两个本体安装孔5,在后防撞梁本体1的上边缘均匀设有若干个线速安装孔6;两个左右对称的后防撞梁安装板2均由板材冲压成几字形,在每个后防撞梁安装板2的顶部设有两个与后防撞梁本体1上的两个本体安装孔5位置对应的后防撞梁上安装孔7,后防撞梁本体1和后防撞梁安装板2通过焊接定位孔3在焊接工装上定位、焊接,并采用螺栓和螺母进行螺接固定;在每个后防撞梁安装板2的中间冲压有加强筋8,在每个后防撞梁安装板2的周边设有翻边9,在每个后防撞梁安装板2的下端设有后防撞梁下安装孔10和后防撞梁定位孔11,后防撞梁安装板2与汽车车身后端通过螺接和定位销进行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铃控股有限公司,未经江铃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301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金属复合板带材固液振动铸轧设备及方法
- 下一篇:改进的电池极片轧辊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