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药物湿颗粒悬浮干燥工艺和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81730.0 | 申请日: | 2017-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175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发明(设计)人: | 吴立平;王西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仅一联合智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3/10 | 分类号: | F26B3/10;F26B17/16;F26B21/00;F26B2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药物 颗粒 悬浮 干燥 工艺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药物湿颗粒的悬浮干燥工艺和设备。
技术背景
当前的许多药物颗粒,其制药过程中的干燥,一般采用烘箱干燥或者流化床干燥。对于粘性大的物料,特别是中药物料,烘箱干燥容易引起结板,物料不容易破开,破开之后的结板物料会产生超过15%的细粉影响包装,而采用流化床干燥的过程容易引起踏床,中国专利号CN200420090989.1文献:公开了一种连续式的流化床设备,属于连续式一步干燥或者造粒,该方法是通过四个分体腔室来解决批次转连续生产问题,但是由于没有对粘性物料做专门的规避,物料在单个流化床中还是一批进入,未能解决粘性物料塌床的问题;另外流化床干燥过程的气流由于一次使用就对外排放,能耗损失难以控制,中国专利号CN200820217657.3文献:公开了一类连续式的振动流化床造粒设备,该设备属于开放单元,属于顺流干燥方法,对于设备的干燥能耗大,热气通过一次及被排放,利用率低,物料和热气流接触时间长。制药过程中,对于刚造粒的物料表面水分大,物料不能汇集,否则容易引起粘接,而当前的立式流化床均采用批次进入物料,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后期的破碎会导致细粉超过药典标准,给药厂生产带来成本负担;流化床干燥不适用于粘性物料,容易引起的塌床使得整个物料报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制药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包括检测单元的药物湿颗粒的悬浮干燥工艺和设备,设有干燥管道、进风口、出风口,以及扰流板,采用热风扰流悬浮干燥法进行生产。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药物湿颗粒的悬浮干燥工艺和设备,对已通过前道成型的药物湿颗粒,采用悬浮干燥工艺,结合使用药物湿颗粒的悬浮干燥设备,进行密闭干燥,步骤如下:
A.入料:
将已造粒的药物湿颗粒物料,通过料斗进料口,加入料斗中,物料靠自身重力,依次落入密闭的汇集斗和干燥装置干燥管道;
B.悬浮干燥及整粒:
①物料在干燥管道中,依靠干燥管道下部进风口进入的可调控热风,利用倾斜的干燥管道,减缓自身的下降速度,保持曲线下降速度状态,或呈部分悬浮状态,延长物料和热风气流的接触时间,干燥物料;
②同时,物料在干燥管道中,靠自身重力下落,轻微撞击扰流板,起到一定的整粒作用,分散一些已经出现粘性的较大颗粒,以获得相对较均匀的适中颗粒,避免产生超大颗粒;
C.排风及回收:
①逆向热风通过出风口排风,并一并带走一些物料细粉,减少细粉对后道包装的不利影响;
②同时,出风口排出热风,可实施热回收,经过除湿、过筛,回收干空气可以再次利用,进入热风进口;
D.出料:
经过干燥的物料到达干燥管道出料口,进入后道工序。
所述造粒的药物湿颗粒物料,通过料斗进料口,加入料斗中,并从干燥装置入口所设检测单元通过检测。
所述经过干燥的物料到达干燥管道出料口,并经干燥装置出口设置的检测单元检测。
所述药物湿颗粒的悬浮干燥设备,包括料斗、汇集斗和干燥装置,所述料斗、汇集斗和干燥装置由各自的出、入口依次从上往下密封紧密连接,构成能够实现全密闭状态下热风干燥的连续生产系统,所述汇集斗另开有出风口,所述干燥装置包括干燥管道、扰流板和进风口,所述扰流板固定在干燥管道内腔,并留出通道空间,所述进风口位于干燥管道下部,与干燥管道密封紧密连接。
所述干燥管道呈倾斜状,与铅垂方向夹角在30度~60度范围。
所述干燥管道为组合式管道。
所述汇集斗装有检测单元。
所述干燥管道上还装有温度探头或/和检测单元。
所述扰流板至少有一组两片,呈倒八字状固定在干燥管道内腔。
所述料斗、汇集斗干燥装置由各自的出、入口通过法兰密封紧密连接。本发明药物湿颗粒的悬浮干燥工艺和设备,工艺和设备设计科学、合理,采用热风扰流悬浮干燥法进行生产,使物料的干燥时间相比于顺流干燥时间有数倍之长,在确保物料的干燥的同时,解决物料在顺流过程中的成团或者破碎问题,实现连续流水作业和确保无尘进出料,设有多个检测单元,可以进行在线检测及控制,提升了连续自动化生产的水平,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优良,安全卫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药物湿颗粒的悬浮干燥工艺和设备基本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药物湿颗粒的悬浮干燥工艺和设备基本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干燥装置扰流板结构二维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仅一联合智造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仅一联合智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817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