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刺五加树叶加工成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31356.3 | 申请日: | 201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946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孙世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世阳 |
主分类号: | A23F3/34 | 分类号: | A23F3/34 |
代理公司: | 辽宁沈阳国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100 | 代理人: | 李殿中 |
地址: | 118100 辽宁省丹***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刺五加 树叶 制备 用布包裹 炒青 摊凉 刺五加茶 散热 包揉 冲泡 搓揉 抖散 烘培 红边 解包 晒青 萎凋 增香 遮阳 做青 回潮 加工 收敛 采摘 苦涩 储存 新鲜 重复 运输 | ||
刺五加树叶加工成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摘新鲜刺五加树叶;把刺五加树叶摊放在遮阳网上进行晒青萎凋;在温度为18‑22℃,相对湿度为65%‑75%的环境下,用20‑30小时进行做青;在温度280‑300℃进行炒青;抖散炒青后的刺五加树叶,对其搓揉或用布包裹好甩包撞击,然后筛分,去红边与摊凉回潮;将摊凉后的刺五加树叶用布包裹,然后进行包揉,最后解散、筛末,重复此过程4‑5次;在65‑75℃温度进行烘培,然后散热至35‑39℃温度;静置5‑6小时后解包干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制备出来的刺五加茶无碎无散、耐冲泡而有形、苦涩收敛使之甜醇、耐储存与运输。使之更加回味无穷、回甘持久、醇厚口感、去苦增香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刺五加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刺五加树叶加工成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明·李明珍《本草纲目》书言“宁得五加一把,不要金玉满车”、“文章做酒能知其味,以金买草不言其贵”。随着近代对刺五加的不断研究,有如下的发现:一、抗疲劳,前苏联研究用刺五加泡饮,为运动员用之抗疲劳,国内近年学者和医生证明此效果显著;二、“天然的助眠养生珍品”,益气健脾,补肾安神,用于脾肾阴虚,体虚乏力,腰膝酸痛,失眠多梦等病症,效果明显;三、“治未病之王”,对神经衰弱、高血压病、冠心病、脑梗塞、脑动脉硬化、失眠、更年期综合症、血脂异常、糖尿病、风湿病、慢性支气管炎以及肿瘤等三十多种疾病有预防和治疗的功效,可以扩张血管,增加冠脉流量,用于心绞痛、高脂血症及脑血栓的防治,还可以增强体力,改善脑力,降低胆固醇和血压,疏通血管栓塞,预防心脏病,对改善抑郁病也有特殊功效。
发明人通过十多年的茶饮与研究,发现使用传统的“自然晒青式”(采摘后用阳光自然晒干)制备的刺五加茶,存在如下的缺点:易碎易散、味苦、冲泡无形、不易储存和运输,这些缺点制约了刺五加茶的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刺五加树叶加工成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流程:鲜叶→萎凋→做青→炒青→去红边与摊凉回潮→包揉与烘焙→成品,包括如下步骤:
a、采摘新鲜刺五加树叶;
b、把刺五加树叶摊放在遮阳网上进行晒青萎凋;
c、在温度为18-22℃,相对湿度为65%-75%的环境下,用20-30小时进行做青;
d、在温度280-300℃进行炒青;
e、抖散炒青后的刺五加树叶,对其搓揉或用布包裹好甩包撞击,然后筛分,去红边与摊凉回潮;
f、将摊凉后的刺五加树叶用布包裹后进行3-5分钟包揉,最后解散、筛末,重复此过程4-5次;
g、在65-75℃温度进行烘培,然后散热至35-39℃温度;
h、静置5-6小时后解包干燥。
步骤b中遮阳网的遮阳率为50%-70%,摊叶量为0.8-1.2 公斤/平方米。
步骤c中做青为摇青与凉青交替进行3-4次,摇青转数为5-15转/分钟,做青后刺五加树叶含水量55-65%。
步骤d中投叶量为3-4公斤,炒青后刺五加树叶含水量为35-45%。
重复2-3次步骤f和步骤g。
步骤h中干燥是分两次进行烘培,第一次烘焙温度65-75℃,烘焙后刺五加树叶含水量8%-10%,冷却摊放1-2小时;第二次烘焙温度55-60℃,烘焙后刺五加树叶含水量5%-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世阳,未经孙世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313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刺五加树叶加工成茶制备工艺
- 下一篇:一种槐米多组成分提取的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