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罗汉果果汁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93896.7 | 申请日: | 2017-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947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杨文国;谢永富;宋云飞;李元元;蒋治舟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莱茵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2/02 | 分类号: | A23L2/02;A23L2/84 |
代理公司: | 南宁曙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5121 | 代理人: | 罗保康 |
地址: | 541199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罗汉果果汁 制备 超高压条件 罗汉果鲜果 风味口感 出汁率 保压 出汁 酶解 粥化 破碎 清洗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罗汉果果汁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方法为:取罗汉果鲜果,清洗,破碎,加入粥化酶,在120~220MPa超高压条件下,保压酶解10~15min,从而提高罗汉果果汁的出汁率,缩短出汁时间。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罗汉果果汁,所述罗汉果果汁的营养成分更丰富,风味口感更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领域,特别是一种罗汉果果汁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罗汉果果汁制备方法多采用水加热浸泡提取,近年来也出现了采用更为高效的酶解手段制备罗汉果鲜果汁的报道。如中国专利文件CN101167539A公开了一种罗汉果鲜果脱臭浓缩汁生产方法,步骤包括:(1)罗汉果破碎捣浆;(2)调节pH为3.5-7.5,10℃-60℃固定化果浆酶酶解20-60分钟使罗汉果出汁;(3)超滤酶及超滤机澄清果汁;(4)活性炭脱臭;(5)浓缩、巴氏消毒、紫外或超高温灭菌。所述对比文件1采用固定化果浆酶低温酶解获得罗汉果果汁,但酶解过程耗时较长,且浓缩之后采用了巴氏消毒、超高温灭菌等高温操作,热敏性营养及风味成分由此损失较多。中国专利文件CN101283831A公开了一种脱色罗汉果果汁制备方法及由所述方法制备的果汁,步骤包括:(1)第一次加入果胶酶37℃保温提取2h,初滤后滤渣加第一次等重量果胶酶相同温度保温提取1h,再次过滤合并第一、二次过滤液;(2)过阳离子柱;(3)过脱色树脂;(4)第一道酸化;(5)浓缩;(6)第二道酸化。所述对比文件2采用果胶酶低温酶解获得罗汉果果汁,但耗时更长,且酶解时间过长也会导致营养及风味成分被其他生物酶过度降解。
果浆酶、果胶酶单一酶类的可酶解对象范围较窄,酶解效率不如由果胶酶、纤维素酶、蛋白酶、淀粉酶、木聚糖酶等成分组成的粥化酶高。粥化酶是由黑曲霉经过固态发酵而获得的复合酶,它以果胶酶、纤维素酶、木聚糖酶为主,并含有蛋白酶、淀粉酶等。在果蔬加工中,粥化酶可以溃碎果实,破碎植物细胞,使果蔬原料产生粥样软化,从而提高果蔬汁的出汁率、澄清度以及降低果汁粘度。目前尚未有以粥化酶酶解罗汉果出汁制备罗汉果果汁的方法的报道。
酶解的效率及时间主要受酶的活性影响,酶的活性越高,则所使用的酶解时间就更短,效率更高。此外,酶的活性受环境的温度、pH、压力所影响,调节环境的温度、pH、压力等因素将会使酶的活性提高或下降,从而影响酶解时间及酶解效率。
超高压处理(μltra high pressμre,ΜHP)又称为高静压处理(high hydrostaticpressμre,HHP),是指以水或其他液体作为传压介质,经100MPa以上压力处理,在常温甚至更低的温度下达到杀菌、灭酶和改善食品功能特性等作用的新型技术。因此,常规的超高压处理不仅将抑制酶的活性,不利于酶解反应。文献《超高压处理对鲜橙汁中果胶酶及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陈贺庆等,食品科学[J],2011(15):54-57)公开了果胶酶在室温15℃,压力200MPa的超高压环境处理10min后,酶活性较常压提高1%~2%,而压力≥300MPa时,酶活性下降30%左右。因此,在一定处理时间下,若以压力为横坐标,酶的活性为纵坐标描绘活性曲线,存在着一个伴随压力不断增大而酶的活性先提高后下降的峰形区域(以下简称“活化区”)。因此,以一定超高压条件处理酶类,可使酶类达到一定程度的活化效果。然而,酶具有高度的生物特异性,不同酶类的活化区有可能重叠,也有可能不重叠,某些酶类甚至不存在所述的活化区。
目前尚未有超高压处理活化粥化酶的公开报道,也没有超高压处理联合粥化酶制备罗汉果果汁的公开报道。
温度作为影响酶类活性的核心因素之一,为了达到最大的酶解效率,使酶解环境处于最佳温度是实现最大酶解效率的前提。对于粥化酶而言,酶活性最高的适宜温度是45℃;但对于罗汉果而言,45℃的温度造成了一部分营养及风味成分的损失,最终影响成品的口感。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莱茵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桂林莱茵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938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