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EPB-ESP联动的P挡自动驻车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81854.1 | 申请日: | 201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852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任思路;黄巨成;代立宏;鲍思语;朱亚伟;程诗瀚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商用车(安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7/12 | 分类号: | B60T7/12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尹安 |
地址: | 241009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epb esp 联动 自动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EPB‑ESP联动的P挡自动驻车控制方法,当车辆车速≤3Km/h时,且将挡位杆推到P挡,此时自动变速箱会发送P挡信号到CAN网络上;车身电子稳定系统检测到车速、P挡信号同时满足条件时,便立即进行主动增压并保压一定的时间,车辆完全静止,确保P挡锁止机构无刚性冲击;与此同时,电子驻车制动系统检测到车速、P挡信号同时满足条件时,便立即进行夹紧动作,并在车身电子稳定系统设定的保压时间内完全驻车。本发明能够避免因驾驶员误操作导致的P挡锁芯与P挡锁槽卡死的问题,解决车辆运行过程中出现的车辆坡道驻车后P挡解锁时造成的异响的问题,改善锁止机构的受力情况,延长自动变速箱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辆工程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EPB-ESP联动的P挡自动驻车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电子控制系统被应用在轿车上,人们对汽车的可靠性、安全性、舒适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动挡轿车的普及极大地缓解了驾驶疲劳。
现有技术:专利文献CN201410495451.7记载了“车辆及用于车辆的P挡驻车控制方法、系统”的技术方案;专利文献CN201620629977.4记载了“P挡驻车机构及其控制系统”的技术方案。
P挡是自动变速器汽车的停车挡(Parking),也叫驻车挡。自动变速箱中的P挡锁止机构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如图5所示。
P挡主要有一个锁止齿轮以及一个锁止机构构成。如图5所示,该锁止机构包括锁销、回位弹簧、下压装置、棘爪弹簧、工作销以及工作销预紧弹簧等;锁止机构与锁止齿轮结合就可以直接固定与车轮相连的变速箱输出轴,通过半轴便可以锁止车轮;
当驾驶人员停车后、将挡位挂入P挡时,通过下压装置,操纵杆将棘爪推入停车齿轮的卡槽内,此时停车齿轮通过卡槽、棘爪的作用,再通过棘爪的另一端与变速器壳体的铰接作用,将力传递给半轴使车辆停在路面上;
当启动汽车时,驾驶操纵者松开P挡操纵杆,棘爪在回位弹簧的作用下,离开停车齿轮卡槽,停车齿轮便随功率输出轴自由地转动。
P挡机构虽然不是高精度的机械装置,但它处在复杂重要的自动变速器内,所以重要性不言而喻。实际调查中发现,很多车主不正确的驾驶习惯会导致自动变速箱寿命减少甚至是报废,如以下几种常见情况:
停车时,挡位直接推到P挡未拉手刹,此时如果遭遇追尾事故,极大的刚性冲击力直接传递到P挡锁止齿,对变速器造成的冲击极具破坏性和毁灭性;
倒车入库时,很多驾驶员在后轮触及限位杆后立马踩刹车,车辆静止,然后挂P挡,最后熄火拉手刹(调查时发现有些驾驶员甚至此时不拉手刹,认为P挡已经有驻车功能),此时由于后轮受到限位杆的作用力会使P挡齿一直处于强受力状态,可能造成锁止机构卡死或者P挡解锁时会产生异响;
坡道停车,驾驶员直接推到P挡进行驻车,此时虽然车子已停止不动,但车辆往下溜滑的作用力都集中在车辆的卡槽和棘爪上,卡槽和棘爪就会啮和得很紧,造成P挡齿与锁止机构卡死或者P挡解锁时会产生异响。
简言之,自动挡车子在挂P挡前,车子务必已经停稳。正确的操作步骤固然可以解决该问题,但由于操作比较繁琐,很多驾驶人员都没有正确操作,从而带来了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EPB-ESP联动的P挡自动驻车控制方法,其目的是延长自动变速箱的使用寿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的基于EPB-ESP联动的P挡自动驻车控制方法,应用于自动挡车辆,所述车辆包括自动变速箱、电子驻车制动系统、车身电子稳定系统;
当车辆车速≤3Km/h时,且将挡位杆推到P挡,此时自动变速箱会发送P挡信号到CAN网络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商用车(安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商用车(安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818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