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剪减振承力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50273.1 | 申请日: | 2017-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55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曹元宝;项文科;王丽伟;张淼;郭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C27/51 | 分类号: | B64C27/51;B64C27/04;F16F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航信高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26 | 代理人: | 高原 |
地址: | 333001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剪减振承力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减振承力结构设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抗剪减振承力结构。该结构包括:内侧支撑结构(1)、外侧支撑结构(2)以及弹性抗剪结构(3)。本发明的抗剪减振承力结构,通过设置外侧支撑结构(2)上的第二通孔的孔径小于内侧支撑结构(1)上的第一通孔的孔径,实现将载荷由外侧支撑结构(2)传递到内侧支撑结构(1);通过设置弹性抗剪结构(3)的内侧面与外侧面为同心球面,球心为第三接头上的关节轴承的中心O,实现当弹性抗剪结构(3)承载时只发生剪切变形。本发明的抗剪减振承力结构通过弹性抗剪结构(3)的变形吸收能量并调整翼面结构的连接刚度,降低振动水平,达到了减小结构连接处的载荷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振承力结构设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抗剪减振承力结构。
背景技术
因某直升机可动翼面机构振动过大,导致其传递到机身的载荷过大,通过在翼面结构与机身之间的连接处增加抗剪减振承力结构,通过弹性体的变形吸收能量并调整翼面结构的连接刚度,避开旋翼频率,降低振动水平,达到减小结构连接处的载荷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抗剪减振承力结构,以解决直升机可动翼面机构振动过大,导致其传递到机身的载荷过大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抗剪减振承力结构,包括:
内侧支撑结构,内侧设置凸台,所述凸台设置有外螺纹,用于安装到第一接头的耳片中,所述内侧支撑结构中心设置第一通孔;
外侧支撑结构,中心设置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
弹性抗剪结构,连接所述内侧支撑结构与所述外侧支撑结构,所述弹性抗剪结构中心设置第三通孔,所述弹性抗剪结构的内侧面与外侧面为同心球面,球心为第三接头上的关节轴承的中心O;
螺栓,中部与第二接头连接,所述螺栓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接头与抗剪减振承力结构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接头固定连接。
可选地,当所述抗剪减振承力结构承载时,所述弹性抗剪结构发生剪切变形,将载荷由所述外侧支撑结构传递到所述内侧支撑结构。
可选地,所述弹性抗剪结构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到所述内侧支撑结构和所述外侧支撑结构之间。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抗剪减振承力结构,通过设置外侧支撑结构上的第二通孔的孔径小于内侧支撑结构上的第一通孔的孔径,实现将载荷由外侧支撑结构传递到内侧支撑结构;通过设置弹性抗剪结构的内侧面与外侧面为同心球面,球心为第三接头上的关节轴承的中心O,实现当弹性抗剪结构承载时只发生剪切变形。通过弹性抗剪结构的变形吸收能量并调整翼面结构的连接刚度,降低振动水平,减小了结构连接处的载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抗剪减振承力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抗剪减振承力结构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抗剪减振承力结构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502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硅酸盐水泥熟料
- 下一篇:一种缸外喷水的汽油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