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辅助检测和辅助下料的旋转运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49061.1 | 申请日: | 2017-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859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4 |
发明(设计)人: | 蒋朝根;付永高;杨杰;齐辉;王波;郭峰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G29/00 | 分类号: | B65G29/00;G01N21/89 |
代理公司: | 成都点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32 | 代理人: | 葛启函 |
地址: | 6100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辅助 检测 旋转 运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精度元件自动检测辅助配件领域,尤其涉及高精度自动检测领域的一种对待测元件进行稳定、有序地旋转运载的辅助检测和辅助下料的旋转运动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领域中对精密元件的要求十分严格,例如铆钉作为一种精密连接件,在航空工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质量对飞机的牢固程度、飞行性能、安全系数及使用寿命等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飞机结构和蒙皮主要靠铆钉来连接固定,然而由于生产工艺流程的原因,部分铆钉表面会出现缺陷,如裂纹、折叠、麻坑、缺口等严重影响产品质量。为了替代人工,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精密铆钉表面缺陷及几何尺寸在线自动检测技术在生产过程中显得日益重要。
精密制造业对精密元件的检测非常重视,需要进行多个部分的测量,由于当前技术水平的限制,无法一次性完成多个部分的检测,所以需要设计多个专门的机械装置配合高精度相机完成对精密元件不同部分的缺陷检测,为了实现由一台检测装置完成所有检测,需要一种旋转运动装置搭载待测元件完成检测和下料。而在对高精度元件进行检测时,为了满足检测的高精度要求,在对被检测元件进行缺陷检测时必须保证运载的被检测元件的结构十分稳定,同时必须使被检测元件有序地、稳定地、周期性地进入检测区域,同时还要保证在检测时被检测元件处于静止状态,还要能实现被检测元件的下料功能,目前还没有出现满足上述要求的旋转运动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辅助检测和辅助下料的旋转运动装置,能够稳定有序地搭载待测源极,周期性地辅助完成检测和下料功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辅助检测和辅助下料的旋转运动装置,包括底座和旋转装置7,
所述底座包括底部的底板8、侧面的支撑板4和设置在所述底板8上的轴承支撑件2,所述支撑板4上设置有出料口22;所述底座上固定有步进电机1,所述步进电机1的轴上固定有第一齿轮3;
所述旋转装置7包括第二齿轮9、连接件10、轴承11和旋转盘13,所述轴承支撑件2穿过所述轴承11的内圈,且所述轴承11的内径等于所述轴承支撑件2的外径;所述第二齿轮9设置在所述轴承11上,所述旋转盘13和第二齿轮9通过所述连接件10连接;
所述步进电机1通过其轴带动所述第一齿轮3转动,所述第一齿轮3和第二齿轮9啮合,所述第一齿轮带动所述第二齿轮9转动,所述第二齿轮通过连接件10带动所述旋转盘13沿着所述轴承11的轴方向转动;
所述支撑板4上设置有元件接收装置5,所述元件接收装置5包括元件传送滑道18和吹气装置;所述旋转盘13外侧设置有卡槽14,所述旋转盘13与所述元件接收装置5的元件传送滑道18处于同一水平面,待测元件进入所述元件传送滑道18后由所述吹气装置吹入所述旋转盘13的卡槽14内固定并随所述旋转盘13转动。
具体的,所述旋转装置7还包括传动盘12,所述传动盘12设置在所述第二齿轮9和旋转盘13之间,分别通过所述连接件10与所述第二齿轮9和旋转盘13连接。
具体的,所述旋转盘13外侧设置的卡槽14为多个相同且均匀分布的卡槽单元,所述卡槽单元中依次设置不同尺寸的卡槽14。
具体的,所述卡槽单元上设置有一个定位孔16,所述支撑板4上设置有光电传感器6,所述定位孔16通过所述光电传感器6的感应处。
具体的,所述第二齿轮9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齿轮3的直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供的旋转运动装置应用于精密元件的检测中,能够完成辅助检测和辅助出料的功能;本发明的装置能够在对待测元件进行缺陷检测时保证运载待测元件的结构稳定,使待测元件有序地、稳定地、周期性地进入检测区域,同时还能够在检测时使待测元件处于静止状态,还能实现待测元件的下料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辅助检测和辅助下料的旋转运动装置的整体爆炸图。
图2是实施例中旋转装置7的爆炸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辅助检测和辅助下料的旋转运动装置的装配图。
图4是旋转盘13的俯视图。
图5是铆钉滑道5的正视图。
图6是铆钉滑道5的俯视图。
图7是本发明在用于精密铆钉检测中的一种实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490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调扇的气流装置
- 下一篇:智能自动调节温度的冷暖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