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涵道式多旋翼无人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46145.X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262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发明(设计)人: | 肖华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肖华清 |
主分类号: | B64C27/20 | 分类号: | B64C27/20;B64C27/26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毕翔宇 |
地址: | 448000 湖北省荆***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涵道式多旋翼 无人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涵道式多旋翼无人机。
背景技术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英文缩写为“UAV”,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行器,或者由车载计算机完全地或间歇地自主地操作。
具体地,无人机主要可以包括:机体,以及螺旋桨和推力涡扇。其中,螺旋桨是指靠桨叶在空气或水中旋转,将发动机转动功率转化为推进力的装置,可有两个或较多的叶与毂相连,叶的向后一面为螺旋面或近似于螺旋面的一种推进器;推力涡扇的原理是将吸入的空气通过涵道叶片加速向后并高速喷出,产生推力。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螺旋桨主要包括:毂,所述毂上装有桨叶,且所述毂连接有电机,从而所述电机能够驱动所述毂转动,进而带动所述桨叶作周向旋转。
本申请发明人意识到,现有的无人机进行工作时,螺旋桨的桨叶高速旋转,其中的无效阻力较大,且空气工质在强大的离心力作用下容易发生外溢,并且桨叶的末端容易产生涡流,因此现有的无人机机械效率较低、工作噪音较大。
此外,现有无人机主要通过同时调节多个螺旋桨转速的方式产生分力,以实现前、后、左、右、上、下的运动。这种操控方式,一则操控较为复杂,二则也是以牺牲一部分有效载荷为代价的。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申请发明人发明了此涵道式多旋翼无人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涵道式多旋翼无人机,以解决现有的无人机机械效率较低、工作噪音较大、操控较复杂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涵道式多旋翼无人机,包括:上下分布的半球形货仓和半球形动力设备仓,以及环绕设置在所述半球形货仓和所述半球形动力设备仓外围的碟形翼面,所述碟形翼面沿自身周向均匀分布有多个垂直设置的螺旋桨涵道孔,每个所述螺旋桨涵道孔中设置有一个涵道式风扇螺旋桨,所述半球形动力设备仓的下方设置有起落架,所述起落架固定有推力涡扇;所述涵道式风扇螺旋桨包括:桨叶轮毂、螺旋桨加固圈和多个桨叶,每个所述桨叶的一端无缝固定在所述桨叶轮毂上、另一端无缝固定在所述螺旋桨加固圈上;所述推力涡扇包括:叶片轮毂、涵道外壳和多个涡扇叶片,每个所述涡扇叶片的内侧与所述叶片轮毂的外侧壁无缝连接、外侧与所述涵道外壳的内侧壁无缝连接,且每个所述涡扇叶片沿所述叶片轮毂的轴向方向的一端螺旋延伸至另一端。
实际应用时,所述起落架通过水平面旋转轴与所述半球形动力设备仓连接。
其中,多个所述涵道式风扇螺旋桨包括有十个,且相邻的两个所述涵道式风扇螺旋桨相对旋转。
具体地,所述推力涡扇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推力涡扇相对旋转。
进一步地,所述半球形货仓上设有货仓门。
更进一步地,所述半球形动力设备仓上设有设备仓门。
实际应用时,所述起落架设有四个支脚,且四个所述支脚成矩阵形式分布;每个所述支脚呈“厂”字型结构,两两相连呈“几”字型结构。
其中,所述起落架的顶部设有圆形环、腰部设有横梁,所述圆形环和所述横梁用于对所述起落架进行加固。
具体地,所述半球形货仓的顶部设有信号接收天线。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涵道式多旋翼无人机具有以下优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肖华清,未经肖华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4614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