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体式空气处理系统、车辆空气制动系统及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30709.0 | 申请日: | 2017-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53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陈波;王鲜艳;蔡荣伟;林浩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立集团瑞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17/00 | 分类号: | B60T17/00;B60T13/40 |
代理公司: | 北京驰纳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7 | 代理人: | 孙海波 |
地址: | 3252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式 空气 处理 系统 车辆 制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体式空气处理系统、车辆空气制动系统及车辆,所述一体式空气处理系统包括干燥筒(1)、阀门座(2)、阀体(21)、第一单向阀(3)、第二单向阀(15);所述阀门座(2)通过螺纹固定在阀体(21)里面;所述第一单向阀(3)上套有O型圈,并在第一弹簧(4)的作用力下与阀门座(2)实现密封;该一体式空气处理系统还包括多个阀门、多个腔体、多个输出口以及至少一个进气口。本发明的一体式空气处理系统是响应国家号召的“节能降耗”,解决了整车厂要求零部件轻量化问题,产品结构设计合理,可以干燥压缩空气,同时也可以分流,重量轻、体积小,便于操作员工装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空气处理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式空气处理系统,还涉及采用该一体式空气处理系统的车辆空气制动系统以及装置有这种车辆空气制动系统的车辆。
背景技术
如图1和图2所示,空气干燥器是根除汽车管路积水的革命性换代产品,它有效地解决了因积水和油污引起制动系统内金属元件锈蚀、橡胶密封件龟裂、润滑脂分解、管路堵塞、阀类元件误动作等问题,延长了制动元件的使用寿命,保证了行车安全性。安装空气干燥器的车辆,应定期检查贮气筒积水(推荐每月一次),当发现离干燥器最远的贮气筒出现积水时,表明干燥剂已失效,应当更换干燥筒了。干燥筒的更换方法:(1)卸下旧干燥筒,清洁连结螺栓及阀体;(2)在新干燥筒、阀体密封配合部位均匀涂抹一层润滑剂,在干燥筒与连接螺栓配合处涂少许螺纹紧固密封胶;(3)把新干燥筒拧于阀体上,拧紧力矩最大15NM。需要注意的是,进出气口接反会导致总成失效。
在车辆空气制动系统中,以空气压缩机作为高压气源产生压缩空气通过空气干燥器,再通过多回路保护阀,然后供给制动系统,经过空气干燥器干燥的压缩空气通过多回路保护阀分成多条各自独立的回路,当其中一条回路失效后,仍能保证其它回路中有一定的安全制动气压,独立回路的气压可分别控制前、后轮行车制动、驻车制动、挂车和辅助气路等。
关于空气处理系统,在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103016462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车用空气处理单元,它包括空气干燥器、多回路保护阀,空气干燥器具有进气口、出气口、干燥筒、阀体、电控处理单元,多回路保护阀安装于阀体上并与阀体的结合紧密牢固,该产品结构设计减少了用于安装管路的空间,方便维修。同样的,公开号为CN204841372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车用空气处理装置,干燥筒通过螺纹固定在阀体上面,单向阀上套设有第一O型圈,第一O型圈通过接头的限位和第一弹簧的作用力与阀体接触,推杆上套设有第四O型圈,第四O型圈通过调节座的限位和弹簧的作用力与阀体接触,活塞座上套设有第五O型圈和第六O型圈,第五O型圈和第六O型圈与阀体接触密封并通过孔用挡圈固定在阀体内,活塞上套设有Y型圈和导向套,Y型圈和导向套与阀体接触密封,阀门和阀门座通过六角法兰面螺栓与活塞连接并通过第三弹簧的作用与活塞座接触密封,该产品设计结构的目的也是为了减小占用空间,方便维修维护。
现有技术中,车辆的空气处理单元基本上都是将干燥器和多回路保护阀通过螺钉连接在一起,这种结构占用空间比较大,且形状复杂,布局麻烦。
现如今,为响应国家的号召“节能降耗”,整车厂要求零部件轻量化,同时需要降低操作员工的劳动强度。
发明内容
为响应国家号召“节能降耗”,以及整车厂要求零部件轻量化、降低操作员工的劳动强度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一体式空气处理系统,产品结构设计合理,可以干燥压缩空气,同时也可以分流,产品重量轻、体积小,便于操作员工装配。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体式空气处理系统包括干燥筒、阀门座、阀体、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多个阀门、多个腔体、多个输出口及至少一个进气口;所述阀门座通过螺纹固定在阀体里面;所述第一单向阀上套有O型圈,并在第一弹簧的作用力下与阀门座实现密封。
优选的是,所述干燥筒通过螺纹固定在阀体上面,且自带密封圈与阀体实现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立集团瑞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瑞立集团瑞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307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