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大圆角长杆类模锻件成形工艺及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14141.3 | 申请日: | 2017-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978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蔡梅;臧德昌;赵春林;马拴柱;刘信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5/00 | 分类号: | B21J5/00;B21J13/02 |
代理公司: | 沈阳晨创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001 | 代理人: | 崔晓蕾 |
地址: | 1100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锻件 大圆角 模锻件 预成形 成形工艺 弯曲成形 弯曲模具 自由锻 长杆 模锻 制坯 模具 定位螺栓 定位压板 工艺步骤 合理设置 精准定位 位置可调 最终成形 整体流 转接处 超差 校正 合格率 保证 |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大圆角长杆类模锻件成形工艺及模具,其特征在于,具体工艺步骤为:算料、弯曲模具设计、自由锻制坯、模锻预成形、最终弯曲成形、手工校正。本发明通过合理采用自由锻制坯、模锻预成形、最终弯曲成形等工序,保证了锻件的最终成形要求,使模锻件的整体流线更加合理。最终弯曲模具合理设置定位压板,采用位置可调的定位螺栓,以保证预成形的锻件精准定位,避免了常见的大圆角部位转接处充不满,容易出现折伤,锻件厚度尺寸超差等问题,具有操作简单,定位方便、准确,锻件尺寸精度高,产品一次交检合格率高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塑性成形领域,特别提供一种带大圆角长杆类模锻件成形工艺及模具。
背景技术
航空产品零件种类繁多,结构多种多样,安装及修理时需要相应的配套工具,且需求量很大。各类扳手是航空产品工具包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特点是尺寸精度要求高,非加工表面多,对毛坯锻件成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众多扳手零件中,带大圆角+长杆结构的扳手是一种典型结构,具有零件长度尺寸偏长,圆角转接较大,整体厚度尺寸偏薄等特点,毛坯通常采用模锻成形。该类模锻件尺寸精度要求高,锻件尺寸公差小,锻件成形难度大。如工序安排不合理,常会造成锻件局部充不满,尺寸超差,精度达不到要求及产品合格率偏低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大圆角长杆类模锻件成形工艺及模具,可应用于航空产品中各类扳手模锻件的设计及生产。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带大圆角长杆类模锻件成形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工艺步骤为:算料、弯曲模具设计、自由锻制坯、模锻预成形、最终弯曲成形、手工校正。
本发明的核心技术在于精确算料、弯曲模具设计和工序安排上。算料不精确会导致自由锻制坯尺寸局部偏大或偏小,各截面尺寸与最终成形尺寸不匹配,模锻时局部容易产生缺陷,不能满足模锻件预成形及最终弯曲成形的尺寸要求。本发明所述算料的步骤分为三步:
首先,绘制锻件最终成形图(图1),按头部和杆部分别计算出各自的重量;
其次,绘制模锻预成形结构图(图5),依据头部和杆部的重量,加上模锻毛边的重量及烧损重量,计算出模锻预成形的毛坯重量;其中模锻毛边的重量占总重量的20%,烧损重量占总重量的1%;
最后,绘制自由锻毛坯成形结构图(图4),依据模锻预成形重量,加上自由锻公差损耗重量(考虑自由锻尺寸控制不精确,公差较大,尺寸按上差一半计算),再加上自由锻制坯的烧损重量,即为最终锻件的下料重量,其中自由锻制坯的烧损重量占总重量的1%。
本发明在弯曲模具设计上,采用定位压板方式,使预成形的模锻件精准放置在弯曲模具中,定位螺栓采用位置可调设计,便于锻造时及时修正,以保证锻件最终成形尺寸要求。
所述弯曲模具由成形上模1、定位螺栓2、成形下模3以及定位压板4组成,其中定位压板4为“凹”形结构,其上设有与定位螺栓2相配合的通孔,定位压板4通过定位螺栓2固定在成形下模3上。预成形的模锻件头部可顶在定位压板4的凹槽处以精准定位。
本发明在工序安排上,采用自由锻制坯、模锻预成形、最终弯曲成形、手工校正等工序,锻造采用两次热锻+一次温锻的成形方式,保证锻件的尺寸精度及成形需求。
本发明已应用于航空产品关闭放气链用扳手锻件的设计及生产中,其他同类锻件也可应用该技术。从目前生产情况看,实施效果良好,锻件一次交检合格率由原来的85%提高到98%以上。
本发明所述带大圆角长杆类模锻件成形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锻件的材料优选为30CrMnSi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航发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141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