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底泥处理系统及底泥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08920.2 | 申请日: | 2017-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172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文典;孙大东;郎建;王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02 | 分类号: | C02F11/02;C02F11/00;C02F101/20;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陈仁平 |
地址: | 610072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处理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底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塔(1)和动力系统,在处理塔(1)内部为用于容纳底泥的容纳腔(2),在容纳腔(2)内设置有沸石填料装置和生石灰反应区(3);所述动力系统用于驱动容纳腔(2)内的底泥搅动;在处理塔(1)下方设置有反应仓(11),在反应仓(11)和处理塔(1)之间设置有可拆卸的隔板(12),当拆卸隔板(12)后可使容纳腔(2)和生石灰反应区(3)内的物料共同排入到反应仓(11)内;在反应仓(11)内设置有搅拌机构(13);在反应仓(11)的底部设置有卸料口(14),在卸料口(14)下方为卸料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底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系统包括鼓风机(4),在容纳腔(2)外周的侧壁上设置向容纳腔(2)内切向进风的进风口(5),所述进风口(5)通过管路与鼓风机(4)相连。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底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容纳腔(2)外周的侧壁上沿周向间隔地设置有多个进风口(5),多个进风口(5)分别通过管路与鼓风机(4)相连。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底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沸石填料装置包括多根可拆卸地插入到容纳腔(2)内并可自由转动的沸石填料转轴(6),在沸石填料转轴(6)上设置有含有沸石的沸石填料球(7)。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底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沿沸石填料转轴(6)的轴向间隔地设置有多个沸石填料球(7),每个沸石填料球(7)由多块沿周向间隔分布的沸石填料板(8)组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底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容纳腔(2)的中部设置有圆筒(9),所述生石灰反应区(3)为圆筒(9)的内部腔体;在所述圆筒(9)的外侧和/或内侧套设有可拆卸的加厚筒壁层(10)。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底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集泥池(15)和底泥泵(16),所述底泥泵(16)用于将集泥池(15)中的底泥泵入至处理塔(1)的容纳腔(2)内。
8.一种底泥处理方法,采用上述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底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底泥加入至处理塔(1)内的容纳腔(2)内;
步骤二、利用动力系统驱动位于处理塔(1)内的底泥搅动;利用沸石填料装置中沸石的吸附和离子交换作用,去除底泥中对应的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污染物;
步骤三、将底泥进行堆肥处理,并且在堆肥处理过程中向生石灰反应区(3)内加入生石灰和水,以利用生石灰熟化过程产生的热量为容纳腔(2)内的底泥加热,实现底泥的高温堆肥处理;
步骤四、在底泥堆肥处理结束后,将生石灰反应区(3)内熟化后的熟石灰和经堆肥处理后的底泥混合,以实现底泥的固化处理。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底泥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三中对底泥进行堆肥处理的过程中,控制其堆肥温度为60℃-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0892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