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及其降风阻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32004.5 | 申请日: | 2017-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955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4 |
发明(设计)人: | 洪晨;周晓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37/02 | 分类号: | B62D3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远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4 | 代理人: | 魏晓波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供气部件 风阻装置 气幕 控制器 主气流 汽车 流道 输出功率 扰流 行驶 车身侧面 速度调节 信号连接 主动降低 出风口 车体 风阻 附着 流场 轮毂 排出 适配 车身 车轮 隔离 驾驶 出口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汽车及其降风阻装置,其中,该降风阻装置包括供气部件和流道,该流道的入口与供气部件的出风口相连,流道的出口排出的气体能够在该车轮的外侧形成与汽车的外壳相适配的气幕;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与供气部件信号连接,并能够根据汽车的行驶速度改变供气部件的输出功率。本发明所提供汽车的降风阻装置,其所形成的气幕可供来自车体前方的主气流附着,避免主气流分散;该气幕还能够对拱内扰流、轮毂扰流进行隔离,以减少二者对流经车身的主气流所造成的干扰,保持车身侧面流场稳定;控制器可根据汽车的行驶速度调节供气部件的输出功率,生成具有合适强度的气幕,以实现根据不同驾驶工况主动降低风阻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空气动力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及其降风阻装置。
背景技术
在整车空气动力学设计领域,车辆外形和下车体扰流部件的设计目前已较为成熟,通过对车辆外形以及下车体扰流部件的不断优化,可以使车辆获得较好的整车空气动力学性能,进而降低车辆行驶过程中的阻力。
然而,上述车辆外形、下车体扰流部件的改进都属于被动式的改进,其无法使得车辆在实际行驶过程中,针对不同的驾驶工况进行主动调整,以动态地改善车辆的气动特性。
针对上述情况,现有技术中存在一种可主动降低风阻的主动进气格栅,其设于发动机舱的正前方,主要用于发动机的进气和散热。当车辆速度较高(通常需要达到60km/h)、且发动机无需额外空气冷却时,可将该主动进气格栅关闭,以降低车辆的风阻系数,继而提升车辆的稳定性与燃油经济性。
但实际上,车辆在运行过程中,发动机舱内的温度通常都比较高,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上述主动进气格栅基本一直处于全开状态,也就是说,该主动进气格栅在大部分时间都无法起到降低风阻的作用。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可根据不同驾驶工况主动降低风阻的装置,仍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及其降风阻装置,该降风阻装置可根据不同驾驶工况主动降低风阻。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的降风阻装置,包括供气部件和流道,该流道的入口与所述供气部件的出风口相连,所述流道的出口排出的气体能够在该车轮的外侧形成与所述汽车的外壳相适配的气幕;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供气部件信号连接,并能够根据所述汽车的行驶速度改变所述供气部件的输出功率。
本发明所提供汽车的降风阻装置,其通过专有的供气部件、流道相配合,以使得车轮的外侧可形成与汽车外壳相适配的气幕,当气流贴附汽车外壳流至车轮与轮罩间的拱形区域时,气流不会因为缺少固定壁面附着而分散,而是附着于该气幕并逐渐向车体后方移动。
如此,在气流流经车身侧面的整个过程中,车身侧面的气流总压能够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并接近于远场总压,车身尾部的静压也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进而大幅减小车辆行驶过程中的阻力。
此外,该气幕可以对车轮与轮罩间的拱内扰流、车轮轮毂所产生的轮毂扰流进行隔离,以减少二者对流经车身的主气流所造成的干扰,使得车身侧面的流场可以更为稳定,更有利于汽车行驶阻力的降低。
更为重要的是,本发明所提供降风阻装置还具有控制器,该控制器可以根据汽车的行驶速度调节供气部件的输出功率,生成具有合适强度的气幕,以更好地隔离拱内扰流、轮毂扰流的影响,进而实现根据不同驾驶工况主动降低风阻的目的。
可选地,所述出口设于该车轮的轮罩的外端部,并位于所述车轮的前方。
可选地,所述出口为狭缝状出口,且该狭缝状出口的宽度为5-10mm。
可选地,还包括引流板,所述引流板设于靠近所述车轮的所述汽车的外壳,并与所述外壳围合形成引流腔;所述出口连通所述引流腔,自所述出口排出的气体进入所述引流腔,并通过所述引流腔排出,以形成所述气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320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后轮罩C柱的密封装置及其密封方法
- 下一篇:车辆抗侧滑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