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临界二氧化碳注入对低渗透砂岩油藏孔喉结构影响的定量评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23190.6 | 申请日: | 2017-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9438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发明(设计)人: | 赵金省;李天太;赵凯;高辉;董悦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G01N24/08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齐书田 |
地址: | 721006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临界 二氧化碳 注入 渗透 砂岩 油藏 喉结 影响 定量 评价 方法 | ||
1.超临界二氧化碳注入对低渗透砂岩油藏孔喉结构影响的定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从全直径岩心上钻取岩心样品,洗油烘干后气测岩心样品渗透率;另外根据油田采出水的水样分析配制用于模拟地层水的工作液;
步骤二:对岩心样品抽真空并饱和工作液,计算岩心孔隙度和孔隙体积;
步骤三:针对步骤二得到的岩心样品测核磁共振T2谱,然后离心测试束缚水饱和度;
步骤四:对离心后的岩心样品重新饱和工作液;
步骤五:将步骤四得到的岩心样品置于岩心夹持器中,连接CO2驱替流程,设置实验温度70℃和压力8MPa使其处于超临界CO2压力温度范围,向岩心样品中连续注入超临界CO2;
步骤六:将步骤五得到的岩心样品烘干,然后抽真空并饱和工作液;
步骤七:针对步骤六得到的岩心样品测核磁共振T2谱,然后离心测试束缚水饱和度;
步骤八:将注入超临界CO2前后的核磁共振T2谱换算成孔喉半径,并绘制孔喉半径分布曲线;
采用如下公式将注入CO2前后的核磁共振T2谱换算成孔喉半径:
式中:T2为核磁共振测得的横向弛豫时间,ms;
r为孔喉半径,μm;
ρ为表面弛豫率,μm/s;
步骤九:定量对比和评价超临界CO2注入前后可动孔喉变化及孔喉半径分布的变化规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注入对低渗透砂岩油藏孔喉结构影响的定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钻取的岩心样品直径为2.5cm、长度为3.8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注入对低渗透砂岩油藏孔喉结构影响的定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五中向岩心样品注入超临界CO2的速度为0.5mL/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注入对低渗透砂岩油藏孔喉结构影响的定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五中向岩心样品注入超临界CO2的时间为24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石油大学,未经西安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2319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