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级电容器电极用金属氧化物复合金属氮氧化物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39793.8 | 申请日: | 2017-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4608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郝霄鹏;王守志;吴拥中;邵永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G11/46 | 分类号: | H01G11/46;H01G11/30;H01G11/86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陈桂玲 |
地址: | 250199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级 电容器 电极 金属 氧化物 复合 制备 方法 | ||
一种超级电容器电极用金属氧化物复合氮氧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金属盐、尿素和氯化钠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分散均匀,然后加入衬底材料;(2)将混合溶液加入到反应釜中放置于恒温干燥箱中反应;(3)将反应得到的产物进行抽滤,水洗和醇洗,干燥;(4)将产物在保护气体作用下升温,通入氨气继续保温,通入保护气体,自然降温,制得金属氧化物/氮氧化物复合材料。本发明在不使用任何表面活性剂或者模板的情况下,通过简单的一步煅烧法成功地得到具有氮氧层保护的金属氧化物材料,利用该种材料制备的工作电极体比容量高、循环稳定性好,功率‑能量密度优异,适合用于应用于超级电容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金属氧化物与金属氮氧化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对于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以煤、石油、天然气为代表的化石能源被大量消耗,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这使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研究开发绿色新能源以及新型储能材料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超级电容器是一种基于电极/溶液界面电化学过程的新型储能装置,它具有功率密度高、充放电时间短、使用寿命长、使用温度范围宽、绿色环保和安全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动力电源系统、智能电网系统、工业节能系统、电源系统以及诸多电子设备上。因此,超级电容器被看作是继二次锂离子电池之后,在电化学能量存储系统中极具发展潜力的储能装置。超级电容器的性能与其所用的电极材料密切相关。
金属氧化物如钴、镍、铌、锰和钒的氧化物,因具有高比电容量(理论容量>1000F/g)、易于制备、价格低廉等优点,已成为国内外超级电容器领域的研究热点。虽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金属氧化物的电化学性能仍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其在超级电容器应用中面临的最严峻问题是在储能过程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会使材料本身的体积发生巨大变化,造成材料结构破裂甚至是粉碎致使电导率降低(~10-5S cm-1),进而导致其容量衰减快、循环稳定性差。近年来研究者们主要是通过设计材料的结构、掺杂其他离子或是与高导电性材料复合,以期达到提升电化学性能的目的。虽然利用碳骨架材料可以在材料内部提供电子和离子通道,复合材料的电导率和循环稳定性等性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但是复合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氧化物的外部依然会发生体积膨胀而影响其性能,所以消除材料的外部膨胀是提高材料电化学性能的有效途径。
金属氮化物以其优异的电导率(105S cm-1)和良好的机械稳定性等性能,作为能量储存器件的潜在应用材料已经引起了相当大的关注,然而氮化钛和氮化钒等氮化物在水系电解液中容易发生不可逆氧化还原,严重影响了其循环稳定性等电化学性能。而氮氧化层具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和结构稳定性,能够在各种电解液中稳定存在,并且具备优良的离子电导率,作为电极材料应用在超级电容器方面具有超高的功率密度,但由于其比表面积较小等因素,导致其电容量较低,利用材料的协同作用有效其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超级电容器材料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简单方便的超级电容器电极用金属氧化物复合金属氮氧化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超级电容器电极用金属氧化物复合金属氮氧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金属盐、尿素和氯化钠按摩尔比150~50:300~50:100~0的比例完全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分散均匀,然后加入衬底材料,形成混合溶液;
(2)将步骤(1)所制得的混合溶液加入到反应釜中放置于恒温干燥箱中反应;
(3)将步骤(2)中反应结束后得到的产物进行抽滤后,分别水洗和醇洗,再真空干燥;
(4)将步骤(3)制得的产物在保护气体作用下升温到300℃~800℃,通入氨气继续保温0.5~3小时后,通入保护气体,自然降温,制得金属氧化物/金属氮氧化物复合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3979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