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酸盐岩风化壳岩溶储层厚度地震预测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13138.5 | 申请日: | 2017-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647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发明(设计)人: | 戴晓峰;张明;甘利灯;李凌高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1/00 | 分类号: | G01V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7 | 代理人: | 刘鑫,沈金辉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酸盐 风化壳 岩溶 厚度 地震 预测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地震勘探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碳酸盐岩风化壳岩溶储层厚度地震预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国内深层海相碳酸盐岩古岩溶普遍发育,是主要产气层之一。然而,岩溶储层具有很强的非均质性,距离相离很近岩溶发育程度有时也会差异很大,反映了储层横向变化快。强烈的储层非均质性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岩溶油气藏的勘探,当前岩溶储层的预测是碳酸盐岩岩溶油气藏勘探面临的难题。
早期岩溶储层预测多数基于构造和断裂,利用构造和岩溶的相关性进行储层预测。近年来,基于地震剖面的地震相解释成为岩溶储层预测的主要方法,即根据已知井和其井旁地震道的反射特征对比统计分析,总结得出不同类型储层所对应的不同地震波形特征,建立和划分相应的相带,用于储层预测。这些储层预测方法缺乏岩石物理基础、预测结果受解释人员经验影响、多解性较强,基本还停留在定性分析阶段,储层预测精度不足,不能满足风化壳岩溶型储层勘探开发的需要。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现有技术中无法满足岩溶储层定量预测和多解性较强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酸盐岩风化壳岩溶储层厚度地震预测方法及装置。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碳酸盐岩风化壳岩溶储层厚度地震预测方法,该碳酸盐岩风化壳岩溶储层厚度地震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地震数据和测井数据;
统计盖层、碳酸盐岩地层和岩溶储层的平均波阻抗值;
建立楔状岩溶储层的波阻抗模型;
合成对应所述波阻抗模型的地震正演剖面;
提取所述地震正演剖面沿风化壳顶面的地震属性并对所述地震属性和储层厚度进行多项式拟合;
提取沿层地震属性并预测储层厚度。
上述碳酸盐岩风化壳岩溶储层厚度地震预测方法中,优选地,
获取地震数据包括获取偏移后的地震数据和风化壳顶面的时间构造层位;
获取测井数据包括获取风化壳顶面的上和下层段的声波时差和密度曲线。
上述碳酸盐岩风化壳岩溶储层厚度地震预测方法中,优选地,统计盖层、碳酸盐岩地层和岩溶储层的平均波阻抗值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测井数据计算波阻抗曲线;
统计分析风化壳顶面的上覆地层(盖层)、下伏地层(碳酸盐岩地层)和有利岩溶储层的平均波阻抗值。具体地,首先,在风化壳顶面的上、下的地层中,选取多个取样深度对所述波阻抗曲线进行取值,得到所述多个波阻抗数据;
其次,对所述多个波阻抗数据,按照所述三种地层类型分类,分别求取各自平均波阻抗值;
所述风化壳面是一个沉积间断时间较长的不整合面。
上述碳酸盐岩风化壳岩溶储层厚度地震预测方法中,优选地,建立楔状岩溶储层的波阻抗模型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碳酸盐岩岩溶储层的区域地质实际钻井结果,确定楔状储层厚度变化范围值;
建立楔状储层地质模型及其对应的波阻抗模型。
上述碳酸盐岩风化壳岩溶储层厚度地震预测方法中,优选地,建立楔状储层地质模型及其对应的波阻抗模型包括以下步骤:
沿风化壳顶面从上至下建立一个3层的地层模型,包括:
(1)紧邻风化壳顶面之下设计的一个厚度从小变大顶平底斜的楔状体岩溶储层,
(2)在风化壳顶面之上的厚度稳定、均匀的盖层地层,以及,
(3)紧邻楔状体岩溶储层之下的均匀的碳酸盐岩非储层地层;
将统计分析风化壳顶面的上覆地层、下伏地层和有利岩溶储层的平均波阻抗值赋值到地质模型中,得到二维楔状储层的波阻抗模型。
上述碳酸盐岩风化壳岩溶储层厚度地震预测方法中,优选地,合成对应所述波阻抗模型的地震正演剖面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地震数据提取地震子波;
将所述楔状岩溶储层波阻抗模型和地震子波进行褶积运算,合成得到地震正演剖面。
上述碳酸盐岩风化壳岩溶储层厚度地震预测方法中,优选地,提取所述地震正演剖面沿风化壳顶面的地震属性并对所述地震属性和储层厚度进行多项式拟合包括以下步骤:
在地震正演剖面沿风化壳顶面选取计算时窗,提取地震属性值;
对地震属性值和储层厚度进行相关分析,建立地震属性值和储层厚度的多项式拟合关系式,所述多项式拟合关系式为:
Y=anXn+an-1Xn-1+...a1X+a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131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体育训练用乒乓球便捷型清洗装置
- 下一篇:一种组装式便于维护的网球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