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蓄电池极板组自动组装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00111.2 | 申请日: | 2017-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687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荣玉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应剑波 |
主分类号: | H01M10/04 | 分类号: | H01M10/04;B23P2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亿创果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339 | 代理人: | 陈晓宇 |
地址: | 314200 浙江省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电池 极板 自动 组装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蓄电池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蓄电池极板组自动组装设备,所述极板组装装置包括机架、第一转盘以及驱动第一转盘步进式转动的第一步进电机,围绕所述第一转盘设有沿周向分布的正极极板上料工位,第一分隔板上料工位、负极极板上料工位、第二分隔板上料工位以及下料工位,该第一转盘上方还设有对应正极极板上料工位,第一分隔板上料工位、负极极板上料工位、第二分隔板上料工位设置的四个上料机械手。本发明通过机械手依次将检测好的正极板、分隔板及检测好的负极板放入第一转盘上对应的治具内,最终组装好的极板组在下料工位被工人从治具内取出,本发明实现了极板组的自动组装,减少了劳动力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蓄电池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蓄电池极板组自动组装设备。
背景技术
蓄电池在近几年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因为受制于工艺和生产条件的约束,产能和需求之间存在较大的矛盾,生产自动化的提高将很好地改善这一局面。同时由于人力资源的持续紧张,导致劳动力成本居高不下,并且这一现状将持续下去,蓄电池的成本压力一直得不到降低。为了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设计开发一种蓄电池极板组自动组装系统来加快蓄电池的产业自动化水平,已经成为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
目前制造蓄电池中包极板的方式基本为人工打包的方式。人工打包存在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人为因素不可控制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蓄电池极板组自动组装设备。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蓄电池极板组自动组装设备,包括极板组装装置,所述极板组装装置包括机架、第一转盘以及驱动第一转盘步进式转动的第一步进电机,围绕所述第一转盘设有沿周向分布的正极极板上料工位,第一分隔板上料工位、负极极板上料工位、第二分隔板上料工位以及下料工位,该第一转盘上方还设有对应正极极板上料工位,第一分隔板上料工位、负极极板上料工位、第二分隔板上料工位设置的四个上料机械手。
进一步的,正极极板上料工位和负极极板上料工位的组成相同,二者均包括包括极板输送装置、极板检测装置、极板搬运装置、极板盒搬运装置、极板盒输送装置和极板盒回收输送装置,极板检测装置位于极板输送装置中间部位,极板搬运装置横跨在极板输送装置和极板盒输送装置之间,极板盒搬运装置位于极板盒出料端与极板盒回收输送装置的进料端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分隔板上料工位和第二分隔板上料工位的组成相同,二者均包括一个第七输送带,第七输送带的输送方向朝向第一转盘设置。
进一步的,第一转盘的上端面沿周向分布有若干治具,治具顶部设有矩形的凹槽。
进一步的,每个治具的凹槽内均设有滑板,每个滑板与治具上下滑动配合,机架内部安装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设置在下料工位处,该电动推杆用于驱动停留在下料工位处的治具内部的滑板向上抬升,对应的每个治具底部均开设有一个供电动推杆的伸缩杆穿过的通孔,对应的在第一转盘上开设有五个光孔,每个光孔均对应一个治具底部的通孔;该光孔与通孔作用相同,用于供电动推杆的伸缩杆穿过。
进一步的,对应四个机械手设有一个L型的支柱,在该支柱的端部焊接固定有四个导轨,每个机械手均滑动配合在对应的一个导轨的底部,在每个导轨的顶部均设有一个驱动该机械手沿导轨导向移动的第四气缸;机械手包括第五气缸和固定在第五气缸输出杆端部的真空吸盘,该第五气缸的伸缩杆伸出方向竖直向下设置。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一种蓄电池极板组自动组装设备,机械手先将检测好的正极板放入对应的治具内,完成后治具随第一转盘转动,并且对应的机械手依次将分隔板及检测好的负极板放入治具内,最终组装好的极板组在下料工位处被工人从治具内取出,本发明实现了极板组的自动组装,减少了劳动力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蓄电池极板组自动组装设备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应剑波,未经应剑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001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