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于气压环境下的油压缓冲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71990.7 | 申请日: | 2017-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755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发明(设计)人: | 王东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西捷克缓冲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3/00 | 分类号: | F16F13/00;F16F9/36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93 | 代理人: | 韩凤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气压 环境 油压 缓冲器 | ||
本发明提供了应用于气压环境下的油压缓冲器,其能解决现有油压缓冲器无法适用于气压环境下的问题。其包括设有中空内腔的外管和密封组件,中空内腔内设有缓冲蓄压组件并灌注有液压油,外管的一侧端开设有与中空内腔联通的注油口且所述注油口由注油螺钉锁紧密封,中空内腔的开口端侧设有能将中空内腔与外部气压环境密封隔离的密封组件;密封组件包括液压密封件、气动密封件以及密封端盖,密封端盖封装于外管的中空腔体的开口端侧,缓冲蓄压组件与密封端盖之间依次设置有液压密封件和气动密封件且液压密封件与气动密封件之间由垫片分隔,液压密封件的唇口与气动密封件的唇口背向设置且气动密封件的唇口朝向所述密封端盖一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缓冲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油压缓冲器,具体为应用于气压环境下的油压缓冲器。
背景技术
油压缓冲器是应用在自动化机械作业中的常用元件,其将移动物体所产生的动能转换为热能并释放于大气中,从而可有有效减少机械作业过程中产生的震动及噪音,使机械提高效率增加产能并有效延长机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现有的油压缓冲器通常情况下应用于标准大气压环境中,见图1,当活塞杆23外端受到外部负载时,活塞杆23推动内管21外侧端的活塞22下移挤压内管21内部液压油,液压油受压后将由内管21上的溢流孔211流出进入外管10内腔壁与内管21之间的油腔内并被蓄压棉25吸收以抵消活塞杆23下移产生的内部体积变化从从而产生阻尼效果,当负载消失时,内管21内受压的复位弹簧24复位则将活塞杆23推至起始位置。
现有的油压缓冲器通过液压密封件31来防止内部液压油泄漏,见图1,同时通过防尘圈37将附着于活塞杆23上的异物刮除;在气动行业中,为了防止旋转气缸在转动工位时发生震动、噪音以及机械碰撞致使回转气缸部件损坏,通常也会在旋转气缸内设置油压缓冲器,但是由于旋转气缸工作时内部会有气压,这就要求设置于旋转气缸内的油压缓冲器既能保证内部液压油不泄露同时也能防止气缸内部的气压进入缓冲器内部;但是现有的油压缓冲器中,其防尘圈37不能防止旋转气缸内部的气体进入缓冲器内部,同时液压密封件31本身就只针对液体密封设计,且其密封作用更是单向密封,这就导致液压密封件的唇口很容易在旋转气缸内部的压力气体作用下打开,致使液压油泄漏,因此现有的油压缓冲器不适用于旋转气缸内这种气压环境下,无法满足气压环境下的使用要求。
另外,当活塞22在活塞杆23的下压推动过程中复位弹簧同时被压缩,现有油压缓冲器中的复位弹簧多采用圆柱形弹簧24’,圆柱形弹簧24’受压过程中圈与圈逐渐压紧并会产生一定的径向膨胀,而由于溢流孔211孔径较小,溢流孔211易被受压变形的圆柱形弹簧24’堵住,使得液压油无法及时在外管10与内管21之间流通,影响缓冲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应用于气压环境下的油压缓冲器,其能解决现有油压缓冲器无法适用于气压环境下的问题。
其技术方案为,应用于气压环境下的油压缓冲器,其包括设有中空内腔的外管和密封组件,所述中空内腔内设有缓冲蓄压组件并灌注有液压油,所述外管的一侧端开设有与所述中空内腔联通的注油口且所述注油口由注油螺钉锁紧密封,所述外管的中空内腔的开口端侧设有能将所述中空内腔与外部气压环境密封隔离的所述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包括液压密封件、气动密封件以及密封端盖,所述密封端盖封装于所述外管的中空腔体的开口端侧,所述缓冲蓄压组件与所述密封端盖之间依次设置有所述液压密封件和气动密封件且所述液压密封件与气动密封件之间由垫片分隔,所述液压密封件的唇口与所述气动密封件的唇口背向设置且所述气动密封件的唇口朝向所述密封端盖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蓄压组件、密封端盖与外管的中空内腔的腔壁之间分别设有O形密封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西捷克缓冲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西捷克缓冲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719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主被动并行输入并联调姿隔振平台
- 下一篇:一种复合式减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