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RF钢塑复合增强缠绕管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22793.6 | 申请日: | 2017-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042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韦俊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金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9/16 | 分类号: | F16L9/16;F16L9/18;F16L9/21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5107 | 代理人: | 廖世传 |
地址: | 535300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rf 复合 增强 缠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缠绕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RF钢塑复合增强缠绕管。
背景技术
钢塑缠绕管是由钢塑复合的带材经螺旋缠绕焊接,并在边缘处搭接而成。成型的管材成螺旋直肋结构,一般由内层聚乙烯、螺旋设置的钢带和外层的螺旋波纹状外层聚乙烯构成,螺旋钢带设置在外层聚乙烯和内层聚乙烯之间。
现有管体内多为设有带材钢板形制为立式结构,其竖向缠绕于管体内,在施工或运输过程中,由于外力或长期恶劣环境的作用或影响,容易戳破管外壁,造成管道整体使用寿命缩短。塑钢缠绕管中钢带与塑料粘接的稳定性、牢固性是影响其产品性能的关键因素。塑钢缠绕钢管面临刚性较低,面临无法承受压力而破裂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RF钢塑复合增强缠绕管,具有钢带定位牢固,管体刚性好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问题:
RF钢塑复合增强缠绕管,包括由钢塑复合的带材经螺旋缠绕形成的管材本体,所述带材包括内层和外层,所述内层和外层之间形成有等间隔分布的密闭空腔,腔壁与内层和外层形成的工字型结构,工字型结构内设置截面为工字型的钢带;所述内层、外层采用RF聚乙烯材料;内层的内部涂覆有防护芯层。
上述方案中,采用双平壁结构的管材,减少运输、施工过程中对螺旋缠绕带钢的损伤;在传统钢带及基础上将截面改为工字型钢带,增加上下两受力面,可增加钢带与塑料粘接的面积,并通过两面更好的保证立式结构,进而达到提高缠绕管刚度的目的;采用RF聚乙烯材料,内设防护芯层能提高缠绕管的综合性能。
为进一步提高缠绕管抗压能力,所述内层设置夹层,夹层内置强化层,可增强内层的抗压性能,对工字钢带进行更好的支撑。
进一步的,所述强化层为网状玻璃纤维层或网状金属层。
为保准螺旋缠绕的带材两侧的稳定连接,所述带材的两侧为阶梯状的公母接口,带材螺旋缠绕时公母接口咬合且通过粘结剂粘结形成一体,接口对应的咬合面设置对应的榫接结构。
为保护管体内壁并保证流体流动,所述防护芯层为带有硅胶质固体润滑剂的硅芯层,硅芯层具有润滑性好,耐腐蚀的优点。
进一步的,所述空腔内填充隔音介质,可使管体具有一定的降噪效果,满足城建需求。
本发明的优点与效果是:
1、在传统钢带及基础上将钢带截面设为工字型,增加了上下两承压面的同时也增加了钢带与塑料粘接的面积,通过两面可更好的保证立式结构,进而达到提高缠绕管刚度的目的;
2、缠绕管管体采用双平壁结构,能减少运输、施工过程中对螺旋缠绕带钢的损伤;
3、采用RF聚乙烯材料,设置强化夹层,内设防护芯层,空腔内填充隔音介质均能提高缠绕管的综合性能;
4、带材两侧设置阶梯状的公母接口和对应的卡钩结构,保证管体内壁平齐,减少管壁对流体流动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RF钢塑复合增强缠绕管带材结构示意图;
图2为RF钢塑复合增强缠绕管带材的搭接示意图。
图3为RF钢塑复合增强缠绕管的剖面图。
图号标识:1、内层,2、外层,3、空腔,4、钢带,5、防护芯层,6、强化层,7、榫接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RF钢塑复合增强缠绕管,其管体由钢塑复合的带材经螺旋缠绕形成,带材主体由RF聚乙烯材料制成的内层1和外层2,内层1和外层2之间形成有等间隔分布的密闭空腔3,竖向腔壁与内外层形成的工字型结构,工字型结构内设置截面为工字型的钢带4,如附图1、2所示。
带材的两侧为阶梯状的公母接口,带材螺旋缠绕时公母接口咬合且通过粘结剂粘结形成一体,接口对应的咬合面设置对应的榫接结构7。管材的内层1内置网状玻璃纤维材质的强化层6,进一步强化管体的刚度和抗压性能,如附图2所示。
缠绕管的内层1的内部涂覆有防护芯层5,防护芯层5为带有硅胶质固体润滑剂的硅芯层,如附图3所示。硅胶质固体润滑剂构成的硅芯层具有密封性能好,耐化学腐蚀,工程造价低等特点。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局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金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广西金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227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粮食风选机防堵除杂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于筛选土豆大小的分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