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浸渍设备及用其制备有机尾气处理催化焚烧催化剂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52510.0 | 申请日: | 2017-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820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王昊;薛红霞;姜建波;白志敏;齐焕东;宋晓军;赵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3/04 | 分类号: | B01J3/04;B01J23/44;F23G7/07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耿霞 |
地址: | 255400 山东省淄博***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浸渍 设备 制备 有机 尾气 处理 催化 焚烧 催化剂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尾气处理催化剂及其制备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浸渍设备及用其制备有机尾气处理催化焚烧催化剂的方法。所述的浸渍设备,包括高压釜,高压釜顶部入口分别连接气瓶、泵和真空泵,高压釜下部出口与分离器、液体高压储罐、泄压阀、液体容器通过管线依次相连,液体容器与泵通过管线相连;其中,高压釜内部设加热器,高压釜底部设开孔,开孔内安装热电偶套管,热电偶套管管腔内安装热电偶,热电偶套管顶部焊接有托盘。本发明设备结构简单可靠,解决了现有的浸渍设备对部分载体难以浸渍的问题;本发明所述的用其制备有机尾气处理催化焚烧催化剂的方法,制得的催化剂产品活性组分在载体表面负载均匀,没有聚集现象,催化活性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尾气处理催化剂及其制备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浸渍设备及用其制备有机尾气处理催化焚烧催化剂的方法。
背景技术
处理有机尾气的常用方法之一是催化焚烧。
催化焚烧催化剂通常采用堇青石整体式蜂窝载体,催化剂制备方式通常为浸渍法。一般制备方法为:首先将载体表面涂覆一层氧化铝薄膜或碱土或碱金属,然后再进行活性组分的涂覆。所涂覆的薄膜的稳定性、耐冲刷性能,成为研究的热点,其成品稳定性差、耐冲刷性能差也是现有催化剂的缺点。
市场上销售的催化剂加压浸渍设备,存在诸多不足:1、部分设备的浸渍压力偏低,对于孔隙率低的载体,浸渍液难以进入载体,导致出现夹心情况;2、部分设备没有真空脱气功能,载体脱气困难,影响浸渍效果;3、部分设备没有加热功能,不利于浸渍液在载体中的扩散;4、部分设备为敞开式,采用吊篮的形式承载载体,浸渍后催化剂表面多余的浸渍液流淌时间长,影响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浸渍设备,结构简单可靠,解决现有的浸渍设备对部分载体难以浸渍的问题;本发明还提供用其制备有机尾气处理催化焚烧催化剂的方法,制得的催化剂产品活性组分在载体表面负载均匀,没有聚集现象,催化活性高。
本发明所述的浸渍设备,包括高压釜,高压釜顶部入口分别连接气瓶、泵和真空泵,高压釜下部出口与分离器、液体高压储罐、泄压阀、液体容器通过管线依次相连,液体容器与泵通过管线相连;其中,高压釜内部设加热器,高压釜底部设开孔,开孔内安装热电偶套管,热电偶套管管腔内安装热电偶,热电偶套管顶部焊接有托盘,托盘上设置有均匀的通孔,通孔的孔径小于堇青石整体式蜂窝载体的尺寸。
通孔的尺寸小于载体尺寸,以免载体样品掉落到托盘以下。
所述的热电偶能够在热电偶套管管腔内上下移动,热电偶最高可以移动至高压釜内腔的顶端,对活性组分溶液(浸渍液)的温度进行测量。
所述的高压釜为圆柱形,通过上法兰、下法兰和密封件可开合连接,所述的热电偶套管贯通下法兰。
所述的热电偶套管贯通托盘。热电偶套管贯通托盘,保证热电偶套管官腔内安装的热电偶能够在官腔内上下移动,最高可以移动至高压釜内腔的顶端。
所述的加热器为电加热器、导热油换热器或蒸汽换热器,优选为电加热器。
用所述的浸渍设备制备有机尾气处理催化焚烧催化剂的方法,步骤如下:
A、将堇青石整体式蜂窝载体放置在高压釜内的托盘上,封闭高压釜后,打开气瓶,用氮气吹扫载体,吹扫完成后,关闭气瓶;
B、升温,然后开启真空泵对载体进行脱气;
C、高压釜中注入脱盐水,将载体在脱盐水中浸泡后排空,用氮气吹扫载体;
D、配制氯化钯溶液,注入液体高压储罐中,用泵将其注入高压釜浸没载体,并设定系统压力,保持泵处于工作状态,超过设定压力的氯化钯溶液从泄压阀排出系统并返回到液体高压储罐中再次被注入系统,保持高压釜内的液体流动对载体高压浸渍;
E、浸渍完成后,减压至常压,然后用氮气吹扫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525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