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有噻唑锌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28363.1 | 申请日: | 2017-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623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1 |
发明(设计)人: | 杨建江;叶宇平;叶韵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盈辉作物科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43/824 | 分类号: | A01N43/824;A01N59/16;A01N43/56;A01P1/00;A01P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522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有 噻唑 农药 组合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含有噻唑锌和氟苯醚酰胺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于制备防治农作物病害的农药制剂的应用。
背景技术
黄瓜霜霉病是由鞭毛菌亚门假霜霉属古巴假霜霉菌引起的植物病害。是专性寄生菌,此病从幼苗到收获各阶段均可发生,以成株受害较重。主要为害叶片,由基部向上部叶发展。发病初期在叶面形成浅黄色近圆形至多角形病斑,容易并发角斑病,空气潮湿时叶背产生霜状霉层,有时可蔓延到叶面。后期病斑枯死连片,呈黄褐色,严重时全部外叶枯黄死亡,类似黄萎病。霜霉菌以卵孢子在土壤中、病残体或种子上越冬(如谷子白发病),或以菌丝体潜伏在茎、芽(如葡萄霜霉病)或种子内越冬(如白菜霜霉病),成为次年病害的初侵染源,生长季由孢子囊进行再侵染。在中国南方温湿条件适宜的地区可周年进行侵染。霜霉菌主要靠气流或雨水传播,有的也可以靠介体昆虫或人为传播。
噻唑锌是由我国自主研发的创制型杀菌剂,是一种完全区别于铜制剂的有机锌化合物,目前广泛应用于蔬菜、水稻和部分果树病害防治上。噻唑锌的结构由二个基团组成杀菌, 一是噻唑基团,在植物体外对细菌无抑制力,但在植物体内却是高效的治疗剂,药剂在植株的孔纹导管中,细菌受到严重损害,其细胞壁变薄继而瓦解,导致细菌的死亡; 二是锌离子,具有既杀真菌又杀细菌的作用;药剂中的锌离子与病原菌细胞膜表面上的阳离子(H+,K+等)交换,导致病菌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凝固杀死病菌;部分锌离子渗透进入病原菌细胞内,与某些酶结合,影响其活性,导致机能失调,病菌因而衰竭死亡。在二个基团的共同作用下,杀病菌更彻底,防治效果更好,防治对象更广泛。噻唑锌虽然防治病害效果好,但单独尝试使用会导致病害抗药性的产生,将极大缩短其使用寿命,因此,为了扩大其杀菌谱,延缓抗药性的产生,选择噻唑锌与其它种类的杀菌剂品种混配具有重要意义。
氟苯醚酰胺(开发代号Y13149)为新型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对霜霉病、马铃薯晚疫病、水稻纹枯病、白粉病等具有高效杀菌活性,具有内吸传导性,并具有耐雨水冲淋、用量低的特点,防效明显高于同类产品噻呋酰胺,该杀菌剂与目前市场上的大多数杀菌剂没有交互抗性,同时尤其其具有广谱的杀菌活性,能够防治多种作物上的多种病害,因此成为时下的研究热点,氟苯醚酰胺结构式如下:
。
本申请的发明人在大量室内活性筛选的基础上,意外的发现将氟苯醚酰胺和噻唑锌复配后,对多种农作物病害的防治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可以明显减少农药活性成分使用量并提高农药制剂的防治效果,且目前尚未发现有关于氟苯醚酰胺和噻唑锌进行复配的相关报道,因而经过进一步研究完成了本发明。
发明内容
基于以上背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治效果好、成本低、杀菌谱广的协同增效农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所述农药组合物的应用,所述农药组合物不仅可以用于防治真菌性病害、还可以防治细菌性病害,所述病害包括但不限于霜霉病、疫病、白粉病、青枯病、角斑病、纹枯病、野火病、稻瘟病、溃疡病。
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农药组合物,它的活性成分包括氟苯醚酰胺和噻唑锌,其中,氟苯醚酰胺和噻唑锌的重量比为1:40-10:1。
进一步的,所述农药组合物中氟苯醚酰胺和噻唑锌的重量比优选为1:10-5:1。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中活性成分氟苯醚酰胺和噻唑锌所占组合物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80%,进一步优选为10-60%,更优选为20-50%。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通过辅以农药制剂加工中的常规辅助成分制备成适合农业上使用的任意一种剂型,所述剂型包括但不限于乳油、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水乳剂、微乳剂、悬乳剂、悬浮剂中任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农药组合物中常规辅助成分至少包含一种表面活性剂和/或载体。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中还可以加入其它农用活性成分,例如其它种类的杀细菌剂、杀真菌剂、杀虫剂、除草剂、安全剂、植物生长调节剂、肥料等,以达到综合防治的目的。
进一步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预防和控制农作物病害的方法,包括分开、依次或同时施用氟苯醚酰胺和噻唑锌,在分开施用的情况下,施用顺序通常对防治措施的结果不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提供一种防治农作物细菌性病害和真菌性病害的方法,包括将本发明含有氟苯醚酰胺和噻唑锌的农药组合物与目标有用植物、病害和/或其生存的环境相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盈辉作物科学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盈辉作物科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283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