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有紫杉醇的抗癌药物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90630.3 | 申请日: | 2017-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2753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8 |
发明(设计)人: | 赵云峰;郭容甜;张玉燕;厐琰 | 申请(专利权)人: | 曲阜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1/426 | 分类号: | A61K31/426;A61K31/337;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张红军 |
地址: | 273165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有 紫杉醇 抗癌 药物 组合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有紫杉醇和噻唑烷化合物ZYF‑69的抗癌药物组合物。本发明可以显著提高疗效。比单组份治疗,本药物组合物具有明显的协调作用,具有增效作用。药物联合使用,可以降低抗性的产生。本发明毒副作用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抗癌药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有紫杉醇和噻唑烷化合物ZYF-69的抗癌药物组合物。
背景技术
癌症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存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死亡率很高。癌症的治疗,传统的方法包括手术、放射治疗和化学药物治疗,目前化学治疗是晚期癌症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但目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化疗药物疗效有限,毒性作用较大,多次后还会发生耐药。肿瘤的多药耐药性(MDR)是指肿瘤细胞接触一种抗肿瘤药物并产生耐药后,同时对结构和作用机理不同的多种天然来源的肿瘤药物具有交叉耐药性。MDR是肿瘤细胞耐药的常见方式,也是肿瘤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因此,MDR亦是当前肿瘤化疗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癌症的化学药物疗中,只给予一种抗癌药物就能达到所需的治疗效果的情形十分少见。临床治疗上,为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的目的,通常使用具有不同作用机理的两种以上药物的多药物治疗。这种联合治疗的目的在于通过使具有不同作用机理的抗癌药物联合使用以减轻副作用,增强抗癌作用,希望达到减少不敏感细胞群体,防止或延迟产生抗药性,分散毒性等治疗效果。然而,对于联合治疗,不同作用机理药物的随机联用并不一定提供抗肿瘤效果增强作用或协同作用。
紫杉醇,英文名称 Paclitaxel,CAS号33069-62-4,分子式C47H51NO14,分子量853.91 。紫杉醇是从天然植物红豆杉属树皮中提取的单体双萜类化合物,是一种复杂的次生代谢产物, 也是目前所了解的惟一一种可以促进微管聚合和稳定已聚合微管的药物。同位素示踪表明, 紫杉醇只结合到聚合的微管上, 不与未聚合的微管蛋白二聚体反应。细胞接触紫杉醇后会在细胞内积累大量的微管,这些微管的积累干扰了细胞的各种功能,特别是使细胞分裂停止于有丝分裂期,阻断了细胞的正常分裂。 通过Ⅱ-Ⅲ临床研究,紫杉醇主要适用于卵巢癌和乳腺癌,对肺癌、大肠癌、黑色素瘤、头颈部癌、淋巴瘤、脑瘤也都有一定疗效。紫杉醇具有毒副反应如下:1.过敏反应:用药数分钟后出现麻疹、呼吸窘迫、支气管痉挛、低血压。2.神经系统反应:手足麻木、感觉过敏、肌痉挛、关节痛。3.消化系统反应:恶心、呕吐、腹泻、口腔炎、胃炎。4.心血管系统反应:心动过速、室性心律不齐、或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5.脱发。6.骨髓抑制反应:用药后有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及贫血发生。毒副反应限制了紫杉醇的临床应用。
噻唑烷化合物在医药、农业、化学等很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开发以及应用价值。在医药领域,噻唑烷化合物具有降血糖、抗肿瘤、抗氧化和抗菌等作用,因此在临床上噻唑烷化合物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噻唑烷化合物能通过多种途径干预肿瘤发展的不同阶段,进而发挥潜在的抗癌效应,其中涉及的主要机制包括阻止细胞增长、诱导细胞凋亡、抑制细胞侵袭转移、限制能量供应等。本发明人研究中发现一种噻唑烷化合物(E)-5-(2-hydroxybenzylidene)-2-(phenylamino)thiazol-4(5H)-one具有抗癌作用,其化学式为C17H14N2O3S,分子量为296.34,结构式见图1,命名为ZYF-69。经研究ZYF-69对多种癌细胞具有抑制作用,但其和紫杉醇等药物组合使用的效果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上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有紫杉醇和噻唑烷化合物ZYF-69的抗癌药物组合物。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含有紫杉醇和噻唑烷化合物ZYF-69的组合物作为抗癌药物,解决临床药物复合使用,减轻毒性,提高疗效。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含有紫杉醇的抗癌药物组合物,其中,紫杉醇和噻唑烷化合物ZYF-69之间的摩尔浓度比为0.05:1至0.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曲阜师范大学,未经曲阜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906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祛痘膏
- 下一篇:一种超声介入穿刺针引导监控系统及监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