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顶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83982.6 | 申请日: | 2017-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3494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宫原浩二;永井幸彦;盐泽幸高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J7/00 | 分类号: | B60J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陈伟;孙明轩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顶 构造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顶构造,其降低对前车顶梁的负荷,并且能够稳定地支承天窗。车辆的车顶构造(10)具有配置在车辆前部且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前车顶梁(11)。天窗(20)具有:面板(30),其配置在车顶的开口部(14);和安装托架(40),其设在面板(30)的外周缘部,安装托架(40)的前端部(41a)与前车顶梁(11)的后端部(11a)的上表面重叠。
本发明涉及车辆的车顶构造。
背景技术
作为具有天窗的车辆的车顶构造而公知有如下的构造:天窗的前端部与前车顶梁的下表面重叠,天窗与前车顶梁通过螺栓而固定(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4-92774号公报
在上述车顶构造中,天窗相对于前车顶梁从下侧固定,由此具有基于天窗的重量所产生的负荷会集中于前车顶梁的螺栓附近的问题。特别是在天窗为大型的情况下,集中于前车顶梁的螺栓附近的负荷会变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车顶构造,该车顶构造能够降低对前车顶梁的负荷,并且能够稳定地支承天窗。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的车顶构造,该车辆具有天窗,其中,该车顶构造具有配置在车辆前部且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前车顶梁。所述天窗具有:面板,其配置在车顶的开口部;和安装托架,其设在所述面板的外周缘部,所述安装托架的前端部与所述前车顶梁的后端部的上表面重叠。
在本发明的车顶构造中,天窗相对于前车顶梁从上侧固定,由前车顶梁的上表面支撑天窗。因此,在本发明的车顶构造中,能够使作用到前车顶梁的天窗的重量分散,并且能够稳定地支承天窗。
在本发明的车顶构造中,由于安装托架的前端部与前车顶梁的后端部的上表面重叠,所以与安装托架覆盖前车顶梁的整个面的情况相比,能够谋求安装托架的小型化以及轻量化。
在上述的车顶构造中,优选为,所述安装托架的前端部的下表面与所述前车顶梁的后端部的上表面通过粘结剂(例如膨胀胶(MASTIC SEALER)等的粘结剂)而固定。
在该构成中,在将天窗向车身组装时,即使在安装托架相对于前车顶梁的组装位置中产生误差,也能够使安装托架相对于前车顶梁通过粘结剂而固定。即,在上述的构成中,能够吸收在安装托架与前车架横梁之间产生的组装位置的误差。
另外,在上述的构成中,由于不需要在安装托架以及前车顶梁上组装螺栓,所以能够提高向车身组装天窗时的作业效率。
在上述的车顶构造中,优选为,在所述安装托架上,向着上方突出有与车顶外板的下表面抵接的天窗侧凸部。
在该构成中,由于通过天窗侧凸部从下侧支承车顶外板,所以能够在因积雪或洗车等而在车顶外板的上表面上作用有荷载的情况下,防止车顶外板的变形。
在上述的车顶构造中,优选为,在所述前车顶梁上,向着上方突出有与所述车顶外板的下表面抵接的车顶梁侧凸部,所述天窗侧凸部与所述车顶梁侧凸部沿车宽方向错开地配置。
在该构成中,通过天窗侧凸部以及车顶梁侧凸部能够确实地支承车顶外板。
另外,在上述的构成中,通过将天窗侧凸部与车顶梁侧凸部沿车宽方向错开地配置,在车宽方向上能够大范围地支承车顶外板,由此能够在车顶外板的上表面作用有荷载的情况下,有效地防止车顶外板的变形。
在上述的车顶构造中,优选为,所述安装托架的侧部延伸到所述车辆的中柱的上方,在该情况下,在所述安装托架的侧部固定(接合)有从所述中柱延伸的加强部件
这样,通过连结安装托架和中柱,能够通过中柱从下侧确实地支承天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839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