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定制鞋的制作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75015.5 | 申请日: | 2017-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485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林曙光;樊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一小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3D1/02 | 分类号: | A43D1/02;A43D3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鞋 制作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定制鞋的制作方法及系统,属于制鞋领域。
术语“鞋子的内底”,是指足底踩着的部位,即足部穿进去之后脚底接触的位置;鞋子的内底既包括与足底接触的平面(或曲面),也包括该平面(或曲面)之下一定厚度的部位;特别的,鞋子的内底可以包括鞋垫。
术语“鞋面内侧”,俗称鞋“内里”,即足上部(包括足趾、足背、足腕等)接触的位置。
术语“鞋靴胶粘工艺”包括流程如下:面料、里料裁断—制帮(包括片边、折边、缝帮等)—制底(包括各种底料整型、处理,绷帮等)—合底(帮底结合)—烘干定型—出楦—检验等。
术语“鞋靴热硫化工艺”包括热硫化粘贴工艺和热硫化模压工艺,工艺主要流程是:鞋帮制造—胶部件制造—成型—硫化—脱楦。
术语“注塑(射)工艺”包括整鞋注塑成型工艺(鞋帮另制)和鞋底注塑工艺,鞋底注塑工艺又可分为单色注塑工艺和多色注塑工艺。注塑工艺主要流程是在注塑成型装置中先将物料压缩,接着塑化(固体塑料转变成流体)、均化,然后通过模具的注射通道将流体塑料注入到鞋的模腔中,经冷却后得到成型的产品。
术语“模压工艺”包括流程如下:绷好帮的鞋帮,经过起毛、拨出原楦,涂上胶粘剂等处理后,套在模压机同型号铝楦上,然后在底模中放入胶料,再经过模压机加温热熔和向下施压,最后胶料热熔、压制同时与鞋帮紧密合成。
术语“缝制工艺”基本特点是帮底结合是用特制麻线缝制起来,缝制工艺较为复杂,技术要求比较高,充分体现人的一种工艺能力和技巧。
术语“MD”是MODEL或PHYLON飞龙的统称,属EVA二次高压成型品;
术语“TPR”是SBS改性鞋材的俗称,是以热塑性体SBS为主生产的一种高分子材料,有橡胶的性能又能按热塑性塑料进行加工和回收,可以用普通塑胶成形机挤出成型、吹塑成型的方式制成橡胶制品。
术语“TR”是在TPR基础上改良的新产品,是TPE与橡胶的合成材料,产品更加具有优异的各项指标性能;热注塑加工成型,成型时分子以滚球状运动。
术语“仿皮底”是一种橡塑并用高弹性材料,主要成分以橡胶为基料,加入10%~30%的高苯乙烯,模仿真皮底革性能制作。
术语“BPU”是一种改性的新型聚氨酯(PU),具有环保、密度低(体重超轻)、表面结皮厚(表面光滑)、韧性好、不易断裂,、耐侯性好等优点。
背景技术
目前制鞋业的普遍现状,是对人的脚型进行粗略近似处理后,依据鞋码批量生产鞋型一致的鞋子,即,同款的鞋子一般只存在鞋码的差异。这种制鞋方式忽视了人的脚型差异,无法满足个体的个性化需求,也无法满足特殊人群(如足底筋膜炎、姆囊肿、跖骨处痛、神经痛、糖尿病足、内八足、外八足、后足外翻、扁平足、高弓足、后足内翻患者)的特种需求。
对此,一种较为理想的解决方案是根据每个人足型的不同,提供完全符合脚型的鞋子。这种方案中包括了一种古老的定制鞋方式,即:精确测量个体的脚型-定制鞋楦-根据鞋楦制鞋。这种方式自古采用手工方式进行作业,缺点是费时耗力且价格昂贵,难以被一般消费者接受。随着近代制鞋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一系列思路类似的新的制鞋工艺,主要包括如下几类:
以浙江大学“鞋楦造型个性化设计方法”(CN01130405.7)为代表的一种制鞋技术,即:三维扫描仪获取人脚的三维数据-比较标准鞋楦-调整鞋楦-制作鞋子,这种方式限于三维扫描仪无法普及使用,并且由于一定要制作鞋楦,制作工艺较长造成耗时较长、价格仍较贵。CN200710068032.5等专利也记载了类似思路的技术。
以耐克国际有限公司“用于定制适配鞋的系统”(CN201110117887.9)为代表的一种制鞋技术,采用可调节鞋楦、紧固系统等多种调节机构,实现了鞋子形状的自由调整,缺陷是调节机构较多、调节程序较多且难以简化,制作一双鞋需要耗费用户较多的时间。CN201110117936.95等专利也记载了类似思路的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一小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一小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750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