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湿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的升挡控制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31372.1 | 申请日: | 2017-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7071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超;涂安全;罗贤虎;周璐;周兵兵;张学峰;徐富家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9/14 | 分类号: | F16H59/14;F16H59/42;F16H6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周放;江怀勤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湿式双 离合器 自动 变速箱 控制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湿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的升挡控制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当湿式双离合器进入换挡扭矩交替阶段时,控制结合离合器扭矩以第一固定斜率上升,直至结合离合器扭矩≥发动机净扭矩,同时对分离离合器进行滑摩PI控制,由于本发明接着判断输入轴转速与发动机转速的差值是否≥预设值,而当输入轴转速与发动机转速的差值≥预设值时则表明当前发动机转速掉的过低,如果仍然进行滑摩控制则容易产生冲击,此时控制分离离合器扭矩以第二固定斜率下降,重复上述过程直至分离离合器分开,这样就可以有效避免现有技术在踩油门动力升挡的过程中的扭矩交替阶段出现冲击的现象,提升驾驶体验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离合器控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湿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的升挡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湿式离合器被广泛应用于自动变速箱中,其工作原理如下所述:在离合器结合过程中,压力油经油道进入离合器油缸一侧,推动活塞向另一侧移动压紧摩擦片,使离合器主动/从动边实现同步运动。在离合器充油过程中,卸压孔被阻挡物封住,因此无压力油泄露;而在放油阶段,阻挡物在离心力作用下不再封堵卸压孔,开启卸压孔,使得离合器主动/从动边实现分离。
搭载湿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的汽车因为换挡迅速平顺、传递效率高而被推广,但受发动机、变速箱硬件和软件控制等的多方面原因影响,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换挡质量并不是非常稳定,会偶发性出现的轻微冲击或顿挫现象,而踩油门触发动力升挡,在日常驾驶中因触发次数最多而更引起驾驶者的关注。
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在动力升挡过程,按时间先后顺序分为换挡预备、扭矩交替、转速同步和换挡结束四个阶段,即下一挡位拨叉的预挂、结合离合器预先充油的预备阶段,结合离合器逐渐结合和分离离合器逐渐分离的交替阶段,以及发动机转速从与当前输入轴同步到与另外一个输入轴转速同步的转速同步阶段,通过以上各个阶段完成踩油门升挡的过程。由于踩油门动力升挡过程中的冲击大多数发生在扭矩交替的阶段。
经实验分析,如果发动机转速在扭矩交替过程中变的较低时,此时现有技术进行滑摩控制的结果会使正在分离的离合器的扭矩上升,而这种情况会导致湿式双离合器在动力换挡过程中产生冲击,影响整车驾驶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湿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的升挡控制方法及系统,解决现有技术在踩油门动力升挡的过程中,冲击大多数发生在扭矩交替的阶段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湿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的升挡控制方法,包括:
当湿式双离合器进入换挡扭矩交替阶段时,控制结合离合器扭矩以第一固定斜率上升,直至结合离合器扭矩≥发动机净扭矩,同时对分离离合器进行滑摩PI控制;
当输入轴转速与发动机转速的差值≥预设值时,控制分离离合器扭矩以第二固定斜率下降。
优选地,所述对分离离合器进行滑摩PI控制包括:
根据输入轴转速和输出轴转速的差值计算出实际的离合器滑摩率,以及根据目标挡位和输入轴转速查表得到目标滑摩率;
根据油门开度和实际滑摩率与目标滑摩率的差值查表得到PI控制参数;
根据PI控制参数、以及输入轴转速和输出轴转速的差值,对分离离合器进行滑摩PI控制。
优选地,所述当输入轴转速与发动机转速的差值≥预设值时,控制分离离合器扭矩以第二固定斜率下降包括:
步骤S41,判断输入轴转速与发动机转速的差值是否≤预设值,如果否,则控制分离离合器扭矩以第二固定斜率下降,如果是,则判断结合离合器扭矩是否≥发动机净扭矩;
步骤S42,如果否,则对湿式双离合器进行PID控制,以输出离合器期望扭矩;
重复步骤S41至步骤S42,直至分离离合器分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313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