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及其保护方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29244.3 | 申请日: | 2017-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356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永田诚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28 | 分类号: | G01R31/28;G01R2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潘彦君;吴敏 |
地址: | 20120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成电路 芯片 及其 保护 方法 装置 | ||
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及其保护方法、装置,所述保护方法包括:在所述集成电路芯片首次开始工作时,检测所述集成电路芯片的运行频率,作为所述集成电路芯片的初始运行频率;实时检测所述集成电路芯片的运行频率,作为所述集成电路芯片的当前运行频率;根据实时检测得到的所述集成电路芯片的当前运行频率、初始运行频率及预设的劣化系数,判断所述集成电路芯片是否将会因劣化而停止工作;当确定所述集成电路芯片将会因劣化而停止工作时,输出劣化警告信号,且停止所述集成电路芯片的运行。采用上述方案可以在避免由于IC劣化导致系统发生瘫痪的工况,且降低IC的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集成电路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及其保护方法、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IC)芯片技术进展到深亚微米工艺节点中,IC沟道内的热载流子会导致IC的劣化,具体表现即为IC的最大工作频率将会不断变低。而且,最大工作频率逐渐变低的趋势会贯穿IC的整个寿命期间,当IC的最大工作频率低于使用所述IC的整个系统的时钟频率时,IC则会终止其寿命,也就是IC会停止工作。而当IC由于工作频率的劣化而停止工作时,由于停止工作非常突然,可能会引起使用IC的系统发生瘫痪,严重地还可能导致安全事故。
为尽量避免这种系统瘫痪的情况发生,目前主要有两种保护方式。其中一种是:改进IC的工艺,即:在IC制造商生产IC时,给IC最大工作频率留出裕量来应对IC本身的频率劣化,以使得在使用IC产品的系统的寿命期间,IC的劣化不会导致故障。而由于对IC的制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该种处理方式会直接导致IC的成本增高,进而降低IC的竞争力,特别是对于高端IC的市场。另外一种保护方式是:通过例如看门狗定时器等软件来检测IC是否出现异常运行情况,若检测到IC出现异常运行工况,则发出告警信号。但是,该种处理方式效率低下,仍然不能及时避免使用IC的系统由于IC的劣化发生瘫痪的工况。比如,看门狗定时器虽发出了报警,但使用IC的系统可能已经瘫痪。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避免使用IC的系统由于IC的劣化发生瘫痪的工况的同时,兼顾降低IC的成本。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集成电路芯片的保护方法,所述保护方法包括:在所述集成电路芯片首次开始工作时,检测所述集成电路芯片的运行频率,作为所述集成电路芯片的初始运行频率;实时检测所述集成电路芯片的运行频率,作为所述集成电路芯片的当前运行频率;根据实时检测得到的所述集成电路芯片的当前运行频率、初始运行频率及预设的劣化系数,判断所述集成电路芯片是否将会因劣化而停止工作;当确定所述集成电路芯片将会因劣化而停止工作时,输出劣化警告信号,且停止所述集成电路芯片的运行。
可选地,所述根据实时检测得到的所述集成电路芯片的当前运行频率、初始运行频率及预设的劣化系数,判断所述集成电路芯片是否将会因劣化而停止工作,包括:比较所述集成电路芯片的初始运行频率和所述劣化系数的乘积与所述集成电路芯片的当前运行频率;当所述集成电路芯片的当前运行频率小于所述集成电路芯片的初始运行频率和所述劣化系数的乘积时,确定所述集成电路芯片将会因劣化而停止工作。
可选地,所述劣化系数与所述集成电路芯片的制造工艺及所述集成电路芯片的运行频率裕量有关。
可选地,所述检测所述集成电路芯片的运行频率,包括:检测为所述集成电路芯片提供时钟信号的振荡器的频率,并将所述振荡器的频率作为所述集成电路芯片的运行频率。
可选地,所述保护方法还包括:控制所述振荡器的劣化速度大于所述集成电路芯片的主电路部分的劣化速度。
可选地,所述控制所述振荡器的劣化速度大于所述集成电路芯片的主电路部分的劣化速度,包括:控制所述振荡器的供电电压高于所述集成电路芯片的主电路部分的电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未经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292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