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螺旋线外圆磨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19682.1 | 申请日: | 2017-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9964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蓝海;杨川;曾品群;夏益彬;吴小华;杨天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德卡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1/00 | 分类号: | B24B1/00;B24B5/35;B24B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2360 重庆市大***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旋线 外圆磨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螺旋线外圆磨加工方法,该螺旋线外圆磨加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S1:螺旋线的固定,S2:进行外圆磨床的试机,S3:圆轴与螺旋线一体作为工件安装于外圆磨床的轨道上,S4:圆轴与螺旋线一体工件的自转转数为20转/分钟,S5:粗磨加工,S6:一次精磨处理,S7:二次精磨处理,S8:磨削加工完成后的处理,S9:螺旋线的油封保存。本发明采用对螺旋线与圆轴固定为一体的方式,作为一个工件来加工,螺旋线与圆轴间还设有锡纸来进行间隔,避免螺旋线与圆轴在压力作用下产生黏连,同时作为一个工件后可以在外圆磨床的作用下进行粗磨和精磨加工,达到对螺旋线的磨削加工,加工效果更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螺旋线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螺旋线外圆磨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微波领域中,行波管是将带宽与增益结合最好的器件,其中螺旋线行波管应用最为广泛。螺旋线行波管的高频电路一般是一根螺旋线型金属丝或者金属带,由三根或更多介质杆夹持并固定在金属管壳内。螺旋线型金属丝的基本作用提供一个轴向传播速度接近电子运动速度并具有足够强的轴向电场的高频电磁波,使电磁波与电子注相互作用使信号得到放大。金属丝被称做为螺旋线,为高频能量与和电子束能量交换和高频能量传输的载体,金属丝材料一般为带状结构,在行波管内部使用时为弹簧状,具有一定的内外径和一定的节距。螺旋线内外径尺寸比较小,外径由带材的厚度决定,一般随工作频率的增大呈递减趋势,且精度要求高,是影响行波管主要参数的关键部件。在对螺旋线的磨削加工时往往不易加工,或者导致加工效果不一致,这给螺旋线的加工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螺旋线外圆磨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螺旋线外圆磨加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S1:螺旋线的固定,将螺旋线紧密缠绕在圆轴上,需要保持缠绕后的螺旋线每匝之间的间隔相同,同时需要将螺旋线两端与圆轴间通过夹具夹紧连接,且在螺旋线缠绕在圆轴上时需要先将圆轴上紧密包裹一层锡纸,而后螺旋线缠绕于锡纸上;
S2:进行外圆磨床的试机,对外缘磨床进行试机,进行精度的调整,同时需要采用金刚笔对砂轮进行修整;
S3:圆轴与螺旋线一体作为工件安装于外圆磨床的轨道上,从而进行表面的磨削;
S4:圆轴与螺旋线一体工件的自转转数为20转/分钟,砂轮的转数为150-180转/分钟;
S5:粗磨加工,对螺旋线进行粗磨加工,粗磨加工的磨削用量是0.008-0.01毫米,粗磨加工时需要进行冷却液的持续喷洒;
S6:一次精磨处理,一次精磨处理时的磨削量是0.003-0.005毫米,进行磨削处理,磨削同时需要冷却液喷洒;
S7:二次精磨处理,二次精磨处理的磨削量是0.001-0.003毫米,进行磨削处理,磨削同时需要冷却液喷洒;
S8:磨削加工完成后的处理,将螺旋线转动取下,螺旋线与圆轴间不是直接接触,螺旋线接触于锡纸上,避免压力过大导致螺旋线与圆轴黏贴在一起;
S9:螺旋线的油封保存,将加工完成后的螺旋线保存在油中,避免螺旋线表面氧化。
优选的,所述圆轴经过精加工处理,圆轴的圆度为0。
优选的,所述螺旋线两端采用的夹具为中心对称设置,避免夹具影响圆周的转动,以免造成螺旋线加工出现问题。
优选的,所述粗磨加工时工件的行进速度为80-100厘米/分钟,一次精磨处理的行进速度为50-70厘米/分钟,二次精磨处理的的行进速度为30-40厘米/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德卡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德卡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196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