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散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13000.6 | 申请日: | 2017-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7011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胡杰;左印波;刘聪聪;李盈盈;马骁宇;吴昌庆;刘韶雷;张伟;周烈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P11/00 | 分类号: | F01P11/00;F01P1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江怀勤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散热器 | ||
1.一种散热器,包括上水室、散热芯体及下水室;所述上水室设置于所述散热芯体的上部且与所述散热芯体连通,所述下水室设置于所述散热芯体的下部且与所述散热芯体连通;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水室包括三个腔室,分别为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及第三腔室;所述第二腔室与所述第三腔室不连通;在所述第一腔室上设置有散热器加注口,所述散热器加注口通过压力盖封闭;
在所述上水室上还设置有寿命指示报警装置,所述寿命指示报警装置与所述散热器加注口相邻设置;
在所述第一腔室内设置有第一压力探头、第二压力探头及pH传感器探头,所述第一压力探头、第二压力探头及pH传感器探头均与所述寿命指示报警装置电连接;
在所述上水室的侧面靠顶部设置有发动机排气水管接头,所述发动机排气水管接头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且通过散热器排气水管与所述第三腔室连通;所述散热器排气水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腔室连通;
在所述上水室还包括冷却系统排气导管及泄压导管,所述冷却系统排气导管的一端与所述散热器加注口连通,所述冷却系统排气导管的另一端向下;所述泄压导管的一端与所述散热器加注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
在所述第一腔室内设置有恒定芯体;所述第一压力探头设置于所述恒定芯体的外侧,所述第二压力探头及所述pH传感器探头均设置于所述恒定芯体的内侧;
发动机补水管接头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且所述发动机补水管接头的位置高于发动机水套的最高点;
散热器进水口布置于所述上水室下方,且与所述第三腔室连通;
在所述下水室上设置有散热器排水阀;
所述恒定芯体为圆锥管结构,上端的外径小于下端的外径;
所述恒定芯体自外向内依次为M型高分子复合滤纸层、阴离子树脂层及阳离子树脂层;
所述阳离子树脂层的体积为所述冷却系统加注冷却液总容积的千分之三至千分之四;
所述阴离子树脂层的体积为所述阳离子树脂层的体积的2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水室的底部内腔呈锥形结构,自上而下,所述上水室的底部的内腔的宽度逐渐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腔室内设置有与所述发动机补水管接头连通的发动机补水管导槽,所述发动机补水管导槽与所述第三腔室隔离;
在所述第三腔室内设置有与所述散热器进水口相连通的散热器进水口导槽,所述散热器进水口导槽与所述第二腔室隔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补水管导槽设置于所述第二腔室的最低位置;所述散热器进水口导槽设置于所述第三腔室的最高位置;所述第一腔室的最低位置高于所述第三腔室的最高位置;
所述散热器进水口导槽的左侧板与所述第三腔室的水平端面之间的夹角为30度;
所述散热器进水口导槽的右侧板与所述第三腔室的水平端面之间的夹角为60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室的容积与所述第二腔室的容积之和为冷却系统总容积的20%-2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泄压导管内设置有泄压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散热器上还设置有最高刻度点和最低刻度点,所述恒定芯体的上端面低于所述最高刻度点,所述恒定芯体的下端面低于所述最低刻度点;
在所述散热器上还包括左支撑板、右支撑板、左固定机构、右固定机构及下安装软垫;
所述左支撑板及所述右支撑板与所述散热器固定连接;所述左固定机构固定于所述左支撑板上,所述右固定机构固定于所述右支撑板上;所述下安装软垫设置于所述下水室的壳体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1300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散热器
- 下一篇:一种膨胀水壶及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