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陶瓷的表面处理方法、陶瓷制品及陶瓷塑料复合体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09397.1 | 申请日: | 2017-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109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任项生;王天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41/91 | 分类号: | C04B41/91;B29C45/14 |
代理公司: | 深圳国新南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4 | 代理人: | 周雷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陶瓷 表面 处理 方法 陶瓷制品 塑料 复合体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陶瓷的表面处理方法、陶瓷制品及陶瓷塑料复合体,该方法包括:将待处理的陶瓷浸渍在氟化物酸性溶液中,以进行第一次表面蚀刻;将第一次表面蚀刻后的陶瓷浸渍在第一无机酸溶液中,以进行第二次表面蚀刻,进而获得表面产生纳米级孔洞的陶瓷。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制备得到具有纳米孔洞结构的陶瓷,且塑料注塑成型后,产品的结合力强,结合得相当紧实。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陶瓷的表面处理方法、陶瓷制品及陶瓷塑料复合体。
背景技术
塑料-陶瓷一体化复合成型技术,是在陶瓷表面形成纳米孔洞后,通过一定压力,使塑料熔体进入陶瓷表面纳米孔洞结构中,从而形成一种微观机械互锁。陶瓷表面纳米孔洞结构制备有一定难度,目前普遍使用的异性材质胶合技术,但是该项技术存在溢胶及结合不良等弊端,且经胶合所形成的产品在结构上有较无自主性等相关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陶瓷的表面处理方法、陶瓷制品及陶瓷塑料复合体,能够制备得到具有纳米孔洞结构的陶瓷,且塑料注塑成型后,产品的结合力强,结合得相当紧实。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陶瓷的表面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待处理的陶瓷浸渍在氟化物酸性溶液中,以进行第一次表面蚀刻;将第一次表面蚀刻后的陶瓷浸渍在第一无机酸溶液中,以进行第二次表面蚀刻,进而获得表面产生纳米级孔洞的陶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陶瓷制品,所述陶瓷制品是经过如上所述的方法处理后得到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又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陶瓷塑料复合体,所述陶瓷塑料复合体包括:如上所述的陶瓷制品和注塑在所述陶瓷制品表面的塑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发明将待处理的陶瓷浸渍在氟化物酸性溶液中,以进行第一次表面蚀刻;将第一次表面蚀刻后的陶瓷浸渍在第一无机酸溶液中,以进行第二次表面蚀刻,进而获得表面产生纳米级孔洞的陶瓷。由于首先将待处理的陶瓷浸渍在氟化物酸性溶液进行第一次表面蚀刻,氟离子具有强的渗透性,又易于从第一次蚀刻形成的松懈的孔穴中渗入,从而加速点蚀的进行,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形成表面产生纳米级孔洞的陶瓷,采用这种陶瓷进行塑料注塑成型后,产品的结合力强,结合得相当紧实。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陶瓷的表面处理方法一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陶瓷的表面处理方法另一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陶瓷的表面处理方法又一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陶瓷的表面处理方法中最终获得的陶瓷的扫描电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陶瓷的表面处理方法一实施方式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
步骤S101:将待处理的陶瓷浸渍在氟化物酸性溶液中,以进行第一次表面蚀刻。
氟化物酸性溶液包括但不限于:氢氟酸溶液、氟化氢铵的酸性溶液、氟化铵的酸性溶液等。氟离子具有强的渗透性,又易于从陶瓷松懈的孔穴中渗入,从而加速点蚀的进行。
步骤S102:将第一次表面蚀刻后的陶瓷浸渍在第一无机酸溶液中,以进行第二次表面蚀刻,进而获得表面产生纳米级孔洞的陶瓷。
第一无机酸包括但不限于:盐酸、硫酸、磷酸、硝酸等。
本实施方式中,采用第一无机酸溶液进行第二次表面刻蚀,可使陶瓷表面刻蚀进行得更加深入,能够在陶瓷表面尽量形成深入的、大小较为均匀的纳米孔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093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离心泵用转子锁母装拆和盘车专用扳手
- 下一篇:一种卸力扳手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