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头颅定位辅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863330.8 | 申请日: | 2016-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346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03 |
发明(设计)人: | 吴宏新;李建军;杨光明;孙来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朗视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6/03 | 分类号: | A61B6/03;A61B6/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50 | 代理人: | 李敏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头颅 定位 辅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口腔CT中的定位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能够在CT扫描中的头颅定位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口腔CT是一种新型口腔X射线成像系统,能够提供患者口腔颌面部三维影像,被广泛应用于牙齿种植诊断、口腔外科术前计划、正畸方案设计等口腔各科室。与传统的全景片、正侧位片等二维影像相比,口腔CT影像除了具有无重叠、无失真的优点外,还能提供更多的信息,因此受到医生的广泛欢迎。
口腔CT影像包含XYZ三个维度,其中,XY平面被称为横断面,XZ平面被称为冠状面,YZ平面被称为矢状面。为了使患者头部的正中矢状面(即穿过鼻尖点和枕点的正中垂直面)尽量与CT影像中的正中矢状面重合,大多数口腔CT都提供颌托或头托来支撑患者的头部,并提供激光线进行辅助定位。然而,上述工具都依赖于操作员手动调节和目测判断,无法彻底消除患者头部的偏转,导致患者的正中矢状面与口腔CT影像中的正中矢状面或多或少地存在偏差。
而上述偏差在某些应用中是不允许存在的,比如在正畸应用中,医生需要将三维CT影像转化为二维正位、侧位和颏顶位透视影像以便进行测量,或者基于三维CT影像进行患者的左右脸对称性分析,或者直接在三维CT影像上进行三维测量,但是上述工作的前提,是必须保证患者的正中矢状面与口腔CT影像中的正中矢状面完全重合,否则就将失去测量和分析的准确性。
为了提高上述测量和分析的准确性,医生会通过专业的口腔CT影像处理软件(比如Dolphin、Invivo),并采用重新摆位(Reorientation)的方法对患者正中矢状面偏差进行校正,医生在CT影像中选择患者左右两侧对称的点(比如左右眼眶边缘点)作为基准点,再根据上述基准点计算校正参数。但是,上述基准点的选取依赖于医生的人为操作,可能引入误差,而且费时费力。
目前,更常见的是通过采用定位装置对头颅进行定位,保证CT时头部定位准确,如中国专利文献CN 203408057 U公开了一种CT头颅定位架。该CT头颅定位架包括固定支架、中心块、耳塞调节杆和耳塞,所述中心块可上下移动式安装在固定支架上,所述中心块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耳塞调节杆和耳塞,所述耳塞可移动式安装在耳塞调节杆上,所述耳塞调节杆与中心块可移动式连接,所述固定支架一侧的耳塞调节杆上装有鼻架,所述中心块上可旋转式连接有鼻架支撑,所述鼻架支撑上端穿设有鼻架连接杆,所述鼻架连接杆的另一端可上下移动式穿设在鼻架上。通过上述CT头颅定位架,解决了CT时头部定位不准的问题,提高了扫描图像质量。
但是,上述技术公开的CT头颅定位架包括固定支架、中心块、耳塞调节杆、耳塞和鼻架等部件,本身的结构较为复杂,需要对耳塞、鼻架和中心块等进行调整,不便于操作;再者,上CT头颅定位架需要与CT或者其它设备连接,以实现对CT头颅定位架的固定,但是,为适应其它类型的CT,需要对CT头颅定位架进行调整,导致CT头颅定位架适用应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是头颅定位装置结构复杂、适用性差、操作不便捷的缺陷,进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适用性强、操作便捷的头颅定位辅助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头颅定位辅助装置,包括可固定于头部的夹持件,所述夹持件包括适于夹持在头部两侧的左夹持臂和右夹持臂,所述左夹持臂和所述右夹持臂上设置有适于塞入耳道中的定位凸起。
优选地,所述定位凸起对称设置于所述左夹持臂和所述右夹持臂上。
优选地,所述左夹持臂和所述右夹持臂的连接端连接形成弯曲部,所述左夹持臂、所述右夹持臂和所述弯曲部形成适于夹持头部的空腔。
优选地,所述定位凸起对称设置于所述左夹持臂和所述右夹持臂的活动端,在夹持过程中,所述弯曲部使所述左夹持臂和所述右夹持臂朝向所述空腔内闭合,并带动所述定位凸起塞入耳道。
优选地,所述左夹持臂、所述右夹持臂和所述弯曲部形成U型结构,所述定位凸起朝向所述空腔内对称设置于所述U型结构的活动端。
优选地,还包括套设于所述定位凸起上的耳塞。
优选地,所述左夹持臂和所述右夹持臂的连接端一体成型有弹性弯曲部。
优选地,所述连接端活动连接使所述左夹持臂和所述右夹持臂形成弯曲部,所述弯曲部使所述左夹持臂和所述右夹持臂朝向所述空腔内闭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朗视仪器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朗视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8633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