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飞秒激光的半导体金刚石薄膜掺杂后处理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91190.5 | 申请日: | 2016-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350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刘胜;严晗;甘志银;彭庆;程佳瑞;郑怀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广东昭信半导体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16/27 | 分类号: | C23C16/27;C30B25/14;C30B2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8 | 代理人: | 程殿军,张瑾 |
地址: | 430072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激光 半导体 金刚石 薄膜 掺杂 处理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基于飞秒激光的半导体金刚石薄膜掺杂后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半导体金刚石外延生长初期,通过MPCVD制备半导体金刚石外延薄膜;
S2、通过MPCVD制备半导体金刚石掺杂层;
S3、根据掺杂层的掺杂原子种类及其与氢原子形成的饱和化学键的键能,选择相应波长的飞秒激光,于反应腔中通过所述飞秒激光打断掺杂层中掺杂原子与氢原子形成的饱和化学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飞秒激光的半导体金刚石薄膜掺杂后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S4、在所述飞秒激光打断掺杂原子与氢原子形成的饱和化学键的过程中,通过二次离子质谱检测装置检测反应腔中的氢离子浓度,实时监测除氢效果,进而判断后处理工艺是否达到目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飞秒激光的半导体金刚石薄膜掺杂后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所选择的飞秒激光的波长与所需打断的饱和化学键的共振吸收峰值相对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飞秒激光的半导体金刚石薄膜掺杂后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若半导体金刚石掺杂层为掺杂磷原子的n型掺杂层,则选择的飞秒激光的波长为371±20nm。
5.一种基于飞秒激光的半导体金刚石薄膜掺杂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半导体金刚石外延生长的反应腔以及若干飞秒激光源,所述反应腔内设有裁片托盘,所述载片托盘上放置有半导体金刚石外延衬底,所述反应腔上设置有光通道窗口,所述飞秒激光源通过所述光通道窗口照射在所述半导体金刚石外延衬底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飞秒激光的半导体金刚石薄膜掺杂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通道窗口上方具有一波导管,所述波导管上设置有滑槽,所述飞秒激光源安装于所述滑槽上。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飞秒激光的半导体金刚石薄膜掺杂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反应腔中的氢离子浓度的二次离子质谱检测装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飞秒激光的半导体金刚石薄膜掺杂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离子质谱检测装置安装于所述反应腔的尾气管道上。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飞秒激光的半导体金刚石薄膜掺杂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计算机自控系统,用于控制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引入不同波长的飞秒激光源照射在半导体金刚石生长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广东昭信半导体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大学;广东昭信半导体装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9119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16-00 通过气态化合物分解且表面材料的反应产物不留存于镀层中的化学镀覆,例如化学气相沉积
C23C16-01 .在临时基体上,例如在随后通过浸蚀除去的基体上
C23C16-02 .待镀材料的预处理
C23C16-04 .局部表面上的镀覆,例如使用掩蔽物的
C23C16-06 .以金属材料的沉积为特征的
C23C16-22 .以沉积金属材料以外之无机材料为特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