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针对射频微系统器件的三维键合堆叠互连集成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89123.X | 申请日: | 2016-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838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石归雄;黄旼;吴璟;朱健;郁元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L27/04 | 分类号: | H01L27/04;H01L23/48;H01L21/822;H01L21/60 |
代理公司: | 南京君陶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2215 | 代理人: | 沈根水 |
地址: | 21001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针对 射频 系统 器件 三维 堆叠 互连 集成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针对射频微系统器件的三维键合堆叠互连集成制造方法,属于半导体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射频微系统器件的三维键合堆叠互连集成工艺制造方法中,多层芯片的三维集成主要依赖于键合技术实现。通过键合可以将多层芯片在厚度方向上集成为一体,并利用硅穿孔技术提供不同层芯片间的电性号互连,实现三维集成功能。因此键合是三维集成必不可少的工艺过程,键合技术的引入,不但使并行制造技术方案成功实践于三维集成提高生产效率,而且同时将芯片扩展到第三维度是系统更复杂、功能更强大。且可以将不同功能,不同材料的芯片进行集成,使传统的模块体积大幅缩小,信号传输性能大幅提高,如射频前端,惯性导航、光电探测等应用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从集成工艺技术上来说,要实现异质异构高密度三维集成,必须实现:不同材料到硅衬底的集成工艺,用于集成功能器件;多层金属重布线,用于信号互联;硅基转接板技术,用于系统三维堆叠;硅穿孔技术,用于信号垂直传输;器件圆片级封装盖帽技术。三维高密度异构集成关键技术难点在于不同材料功能芯片与硅基集成互联的工艺技术与硅转接板三维堆叠技术,通过该方法开发具有高密度集成特征的微系统,最大化地实现片内高密度集成、片间集成、多功能集成等。
国内已经在基于MMCM SiP技术的三维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基于PCB混合多层、LTCC、HTCC基板的传统电路板级装配组件通过引入三维微组装技术,实现了射频前端的小型化,基于MMCM的 SiP技术取得了明显的进展。采用了LTCC微波多层基板双面微组装技术以提高组装密度,通过运用高精度芯片贴装技术和芯片金丝键合技术,实现了LTCC微波多层基板双面高精度芯片贴装和金丝键合,提高了微波组件组装密度,但是与半导体工艺相给予MCM技术的精度与体积都无法满足新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的是一种针对射频微系统器件的三维键合堆叠互连集成制造方法,设计三层堆叠,将异质芯片集成到一起,大幅提高器件原有的功能,利用硅穿孔技术实现信号从键合界面引出,形成密闭紧凑的芯片结构,真正实现射频器件的三维异质集成。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针对射频微系统器件的三维键合堆叠互连集成制造方法,包括职下步骤:
1)通过芯片到圆片键合、圆片到圆片键合、多层介质-金属交替布线实现射频微系统器件的三维集成,至少包括在传统硅基平面器件上增加三层异质类器件、材料或封帽;
2)高阻硅作为基板或转接板;基板或转接板上通过多层介质-金属交替完成布线用于射频信号传输与控制;
3)异质类化合物芯片通过chip to wafer 键合实现集成;
4)所有芯片都通过底部焊盘与硅基板或转接板上金属凸点连接,实现不同层间的信号传输;
5)通过带有硅腔的圆片与硅基板或转接板圆片键合实现三层结构堆叠与芯片保护;
6)运用硅穿孔技术实现整个器件的信号引出。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采用圆片键合技术实现器件的三维集成,各层间采用相对独立工艺加工,最后利用键合实现,从而提高效率和可靠性;
2)异质异构类芯片通过芯片到圆片键合技术与硅基板,可以大幅提高集成成芯片的功能和性能;
3)硅基板采用介质与金属交替实现多层布线和信号传输,采用硅穿孔实现层间信号传输,大幅缩小信号线长度,减小寄生参数,提高传输质量;
4)本发明中,所有工艺采用半导体加工技术,与传统MCM技术相比,该技术加工精度在微米级,提高器件的性能,同时采用半导体加工技术,可操作性强,工艺简化,成本低,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附图1是三维集成技术芯片示意图。
附图2是硅转接板示意图。
附图3是器件与转接板集成示意图。
附图4是键合后三维射频微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针对射频微系统器件的三维键合堆叠互连集成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1)通过芯片到圆片键合、圆片到圆片键合、多层介质-金属交替布线实现射频微系统器件的三维集成,至少包括在传统硅基平面器件上增加三层异质类器件、材料或封帽;
2)高阻硅作为基板或转接板;基板或转接板上通过多层介质-金属交替完成布线用于射频信号传输与控制;
3)异质类化合物芯片通过chip to wafer 键合实现集成;
4)所有芯片都通过底部焊盘与硅基板或转接板上金属凸点连接,实现不同层间的信号传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8912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环p型电极和螺旋线圈的可见光通信器件
- 下一篇:半导体器件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7-00 由在一个共用衬底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半导体或其他固态组件组成的器件
H01L27-01 .只包括有在一公共绝缘衬底上形成的无源薄膜或厚膜元件的器件
H01L27-02 .包括有专门适用于整流、振荡、放大或切换的半导体组件并且至少有一个电位跃变势垒或者表面势垒的;包括至少有一个跃变势垒或者表面势垒的无源集成电路单元的
H01L27-14 . 包括有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者微粒子辐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控制电能的半导体组件的
H01L27-15 .包括专门适用于光发射并且包括至少有一个电位跃变势垒或者表面势垒的半导体组件
H01L27-16 .包括含有或不含有不同材料结点的热电元件的;包括有热磁组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