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长基线干涉仪的无源测距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88287.0 | 申请日: | 2016-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051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朱晓丹;朱伟强;陈卓;王克让;陈曦;刘志凌;郑仕力;张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八五一一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S11/04 | 分类号: | G01S11/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朱宝庆 |
地址: | 21000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基线 干涉仪 无源 测距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长基线干涉仪的无源测距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根据最小无模糊测距距离、工程的最大实基线长度、测距精度,进行基线设计,得到基线长度序列;步骤2,按照相位同步要求和基线长度序列进行基线布置,搭建长基线干涉仪无源测距系统,测量得到目标角度和信号波长;步骤3,利用长基线干涉仪系统侦收目标信号得到相位差,对相位差进行解模糊,得到无模糊的相位差;步骤4,根据解模糊结果进行测距,得到目标距离估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源测距定位技术,特别是一种基于长基线干涉仪的无源测距方法。
背景技术
无源测距技术是指根据目标辐射和反射的信号进行测距的技术,由于角度测量的方法较为成熟,定位问题通常也可以转化为测距问题,因此测距技术在深空探测、无线电监测、航海、航空、航天、测控、电子对抗等领域都有广泛的用途,受到了国内外的重视。由于无法改变信号,根据目标辐射信号进行无源测距定位难度较高,常见的方法可以分为单站定位和多站定位两大类,多站定位方法由于系统相对复杂,且需要形成较长的基线,在一些条件下难以适用,因此单站测距定位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常见的单站定位方法包括单站二维测角定位、单站运动测角定位、单站测相位差变化率定位等,这些方法需要布置二维测角基线,只适应空间中对已知平面上目标的定位,或需要观测站进行运动。因此迫切需要一种基于静止单站的无源测距定位技术。Hammerquist提交的专利(Hammerquist EL,Oaks T.Phase measurement ranging[P].US patent 1988,4788548.)公开了一种比相测距方法,通过比较三通道相位进行测距,但未能深入研究对基线设计、解相位差模糊等问题;李蔚等(李蔚,郭福成,柳征,姜文利.基于等长基线干涉仪的单脉冲被动定位方法[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15,37(2):266-270.)基于该方法研究了一种参差基线布置方法,可解相位差模糊进行测距。这两篇文献提出的方法要求布置相对较长的相参基线,限制了其工程实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长基线干涉仪的无源测距方法,该方法通过平行布置相对较短的等长相参实基线对,构成长基线,实基线对之间无相位同步要求。本发明降低了系统实现的难度,拓宽了了干涉仪比相测距的应用范围,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工程应用价值。
一种基于长基线干涉仪的无源测距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根据最小无模糊测距距离Rmin、工程的最大实基线长度dmax、测距 精度,进行基线设计,得到基线长度序列{di,d2i},i=1,…,J;
步骤2,按照相位同步要求和步骤1基线设计中得到的基线长度序列进行基线布置,搭建长基线干涉仪无源测距系统,测量得到目标角度和信号波长
步骤3,利用步骤2的长基线干涉仪系统侦收目标信号得到相位差,对相位差进行解模糊,得到无模糊的相位差
步骤4,根据步骤3解模糊结果进行测距,得到目标距离估计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仅需要布置相对较短的相参实基线,降低了系统实现的难度,避免了基线长度过长导致的系统灵敏度损失过大的问题;(2)基线布置灵活,可以适用于山地、存在建筑遮挡等环境下;(3)在等效基线长度相同的条件下,测距精度更高。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基于长基线干涉仪的无源测距原理示意图。
图2为测距处理流程示意图。
图3为基线设计步骤示意图。
图4为测距误差分布示意图。
图5为测角误差和对测距的影响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八五一一研究所,未经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八五一一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882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稀疏表示的水声信号处理方法
- 下一篇:非接触式轨迹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