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矿用自卸车冷却装置及对发动机冷却散热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87699.2 | 申请日: | 2016-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6208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罗景文;邱增华;杨涛;邓文平;邹家纯 | 申请(专利权)人: | 湘电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P5/02 | 分类号: | F01P5/02;F01P5/10;F01P11/00;F28D1/02 |
代理公司: | 长沙星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05 | 代理人: | 黄美玲;宁星耀 |
地址: | 411101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散热器 液压油散热器 冷却装置 发动机 矿用自卸车 散热 发动机冷却 安装座 风扇 底架 大型矿用自卸车 吸风式风扇 风扇安装 水冷管路 维护方便 底座 自带 水泵 冷却 发动 | ||
1.一种矿用自卸车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散热器、自带水泵的发动机、动力底架、风扇、液压油散热器、液压油散热器安装座、水冷管路,所述发动机散热器设于发动机前方,发动机散热器的底座与动力底架连接,风扇安装在发动机上并位于发动机散热器后方,采用吸风式风扇,空气先经过发动机散热器,然后经过风扇和发动机;所述液压油散热器设于发动机底部,液压油散热器与液压油散热器安装座连接;
所述发动机散热器存在两个循环单元,包括发动机本体散热器简称高温散热器和涡轮增压空气散热器简称低温散热器,低温散热器位于高温散热器前方,高温散热器和低温散热器串联,但内部冷却液循环相对独立;
所述水冷管路包括高温散热循环管路和低温散热循环管路,高温散热循环管路配有多档位开度的手动蝶阀,用于控制流过液压油散热器冷却液流量,从而调节液压油散热器散热量大小;
所述高温散热循环管路包括左高温进水管、右高温进水管、高温回水管一、高温回水管二、高温回水管三和三通回水管,左高温进水管的一端与发动机的左高温出水口连接,左高温进水管的另一端与高温散热器的左进水口连接;右高温进水管的一端与发动机的右高温出水口连接,右高温进水管的另一端与高温散热器的右进水口连接;高温回水管一的一端与高温散热器的左出水口连接,高温回水管一的另一端与液压油散热器的进水口连接;高温回水管二的一端与高温散热器的右出水口连接,高温回水管二的另一端与三通回水管的横向接口连接,手动蝶阀设于高温回水管二上;高温回水管三的一端与液压油散热器的出水口连接,高温回水管三的另一端与三通回水管的下部接口连接;三通回水管的上部接口与发动机的高温回水口连接;
所述低温散热循环管路包括低温进水管和低温回水管,低温进水管的一端与发动机的低温出水口连接,低温进水管的另一端与低温散热器的进水口连接;低温回水管的一端与低温散热器的出水口连接,低温回水管的另一端与发动机的回水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自卸车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发动机散热器上部左右两侧分别通过左支撑杆一、右支撑杆一实现与动力底架连接,发动机散热器左侧还通过左支撑杆二与左立板支座连接,发动机散热器右侧还通过右支撑杆二与右立板支座连接;左立板支座焊接在左立板上,右立板支座焊接在右立板上,左立板和右立板均与自卸车的车架刚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矿用自卸车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高温散热器的左进水口和高温散热器的右进水口均设于高温散热器的顶部,高温散热器的左出水口和高温散热器的右出水口均设于高温散热器的底部,高温散热器内的冷却液从上而下流动;低温散热器的进水口和低温散热器的出水口均设于低温散热器的底部;低温散热器内的冷却液呈倒U形流动。
4.一种使用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矿用自卸车冷却装置对发动机进行冷却散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发动机散热通过高温散热循环管路和低温散热循环管路实现;
经高温散热循环管路散热流程如下:冷却液经过发动机本体后,冷却液温度升高,冷却液在发动机自带水泵的作用下从发动机的左高温出水口和发动机的右高温出水口流出,经左高温进水管和右高温进水管进入到高温散热器,冷却液从高温散热器顶部从上而下流向底部,在风扇吸风的作用下完成冷却液散热;冷却后的冷却液分成两路流出:第一路冷却液经高温散热器的左出水口和高温回水管一,再经过液压油散热器,在液压油散热器内的流动过程中对液压油进行冷却,最后经高温回水管三流入三通回水管;第二路冷却液经高温散热器右出水口和高温回水管二流入三通回水管,多档位开度的手动蝶阀设于高温回水管二上,不同的档位对应不同开度,通过不同开度调节第二路冷却液的流经阻力从而间接控制第一路冷却液的流量大小,从而实现调节液压油散热器的散热量大小;最后第一路冷却液和第二路冷却液汇合到三通回水管,经三通回水管流回发动机;
经低温散热循环管路散热流程如下:发动机中的冷却液在发动机的自带水泵作用下,从发动机的低温出水口流出,经低温进水管进入低温散热器,冷却液从低温散热器底部流向顶部,顶部横向流动一段后又从顶部流向底部呈现倒U形, 在风扇吸风的作用下完成冷却液散热;冷却后的冷却液经低温回水管流回发动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湘电重型装备有限公司,未经湘电重型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8769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连续可变气门驱动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智能燃气灶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