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靶向性载药硅质体及制备和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1183157.8 申请日: 2016-12-20
公开(公告)号: CN106798726B 公开(公告)日: 2019-08-23
发明(设计)人: 何丹农;严一楠;杨迪诚;王萍;李士浩;金彩虹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9/127 分类号: A61K9/127;A61K47/42;A61K31/704;A61K47/04;A61P35/00
代理公司: 上海东方易知识产权事务所 31121 代理人: 唐莉莎
地址: 200241 ***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硅质 靶向性 制备和应用 靶向 载药 制备 无机颗粒载体 靶向脂质体 生物相容性 脂质体技术 脂质体形成 靶向基团 材料复合 复合机构 药物包裹 肿瘤组织 复合体 合成硅 外壳层 载药量 脂质体 水解 包覆 缓释 壳层 脂质 质体 指向 合成 外部 应用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靶向性载药硅质体及制备和应用,包括硅质体原料的合成、靶向性脂质体原料的制备和靶向性脂质插入硅质复合体的制备。是脂质体技术与无机颗粒载体技术的交叉应用。通过将合成硅质体材料与靶向脂质体材料复合,硅质水解于药物外部形成壳层,随后将含有不同靶向基团的脂质体形成外壳层,此复合机构实现针对不同肿瘤组织靶向。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靶向指向作用的稳定性好、生物相容性高、缓释时间长、载药量大、药物包裹效率高的包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复合型医药材料制备和应用,涉及一种包埋药物的颗粒型材料,一种靶向性载药硅质体及制备和应用,是脂质体技术与硅质载体技术的交叉应用。

背景技术

脂质体具有仿生细胞膜脂质双层结构,进入体内被网状内皮系统吞噬而激活机体的自身免疫功能,改变被包封药物的体内分布、使药物在肝、脾、肺和骨髓等组织器官中蓄积、从而提高药物的治疗指数、减少药物治疗剂量和降低药物的毒性。研究表明,脂质体包裹的阿霉素比游离毒性要降低50%~70%。多种脂质体型药物注射液已经得到FDA批准,如两性霉素、多柔比星、柔红霉素和紫衫醇等。然而,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有着存在稳定性差、制剂成本高等局限性。其脂质表面特性如双层膜流动性、表面电荷等给制备技术及工业化生产带来很大难度。脂质体与血浆蛋白之间相互作用容易导致脂质体去稳定化,在包埋一些两亲性药物时极不稳定。靶向型脂质体,及靶向集团修饰脂质体技术,利用靶向型多肽修饰表面,主动靶向将药物浓集定位于靶组织、靶器官、靶细胞或细胞内部机构中。靶向性脂质体是指在脂质体表面联接识别分子(如Lyp-1,cRGD,angiopep-2,RPARPAR,RGERPPR,iNGR等),通过识别分子特异性专一地与靶细胞表面的互补相互作用,将脂质体转运到靶区释放药物。

硅质体材料,即通过溶胶/凝胶法和自组装过程形成的一种新型运载材料,硅质体中Si的含量低于4%,脂质层中形成一层原子厚度的硅氧网络结构,增加了稳定性,解决了稳定性差的问题。与脂质体一样,硅质体具有脂质双层膜囊泡结构,生物相容性好,并且可以生物降解,不会残留在生物体内。它不仅可以包埋亲水性、亲油性药物,甚至还可两亲性药物。利用硅质体作为药物载体可以输送小分子抗癌药物、蛋白质药物、基因以及磁性颗粒等各种不同功能的物质,从而实现多种药物或多种治疗方法的联合,使之成为诊断癌症和杀死癌细胞的有力工具。通过调控硅质体表面Si-O-Si的缩合度,可控制内载药物的释放速率。研究证明,随着Si-O-Si缩合度增加,药物释放速率降低。

阿霉素(Dox)作为临床使用频繁的化疗药物,具有抗癌谱广、化疗指数高,其副作用存在有骨髓移植、恶心、呕吐、脱发、高热等症状,累计剂量大时会发生心肌坏死甚至充血性心力衰竭。使用二氧化硅材料包埋阿霉素药物形成的纳米药物具有缓释功能,延长药物作用时间,增加在体内的半衰期,保护被包埋的药物分子不受体内酶的破坏,增强生物相容性等特点。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靶向脂质体载体稳定性弱,易氧化的问题,提供一种具有靶向指向作用的稳定性好、生物相容性高、缓释时间长、载药量大、药物包裹效率高的包覆方法, 同时工艺简单、成本低的优点。硅质复合结构克服脂质体不稳定的特点,同时又能发挥靶向性脂质体细胞靶向的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脂质体包封药物稳定性的不足,提供一种靶向性载药硅质体及制备和应用。使用硅酸四乙酯水解后形成的二氧化硅壳层包载水溶性药物分子,而后靶向性脂质分子物理吸附于药物颗粒表层形成复合结构,并使其具有特定的组织靶向性。

一种靶向性载药硅质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硅质体原料的合成:

三颈瓶中加入十六烷胺和乙醇溶剂,充分溶解后加入1/2摩尔量的溴代十六烷,加入催化剂无水碳酸钠,回流120h后停止反应,反复精制得到双十六烷胺;将双十六烷胺与琥珀酸酐加入干燥的四氢呋喃中,充分反应24h,浓缩,用氯仿溶解后依次用10%柠檬酸及饱和氯化钠洗涤分液,溶剂蒸发后得粗产品,然后用乙腈重结晶精制;

(2)靶向性脂质体原料的制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8315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