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食用油生产厂环境中进行发酵豆粕生产的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61661.8 | 申请日: | 2016-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083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姜翠红;马立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益(上海)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K10/37 | 分类号: | A23K10/37;A23K10/1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韦东 |
地址: | 20013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豆粕发酵 豆粕 蛋白酶 氧化剂 发酵豆粕 食用油 酶解 高锰酸钾 酶解反应 发酵物 等强 发酵 生产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食用油生产厂环境中进行发酵豆粕生产的工艺。具体而言,本发明提供一种降低或消除豆粕发酵过程中蛋白酶的酶解反应受到抑制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发酵含豆粕、蛋白酶、水和氧化剂的发酵物的步骤。本发明还提供采用该方法进行豆粕发酵。本发明也提供一种豆粕发酵物,该豆粕发酵物含有豆粕、蛋白酶、水和氧化剂。本发明通过在豆粕发酵过程中添加高锰酸钾等强氧化剂,促进豆粕的酶解,尤其是食用油厂内或附近环境中发酵豆粕时豆粕的酶解。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饲料生产领域,涉及一种适用于食用油生产厂环境中进行发酵豆粕生产的工艺。
背景技术
我国是大豆的故乡,种植食用大豆已有5000年历史。大豆是一种富含油脂和蛋白的主要食用资源之一。豆粕作为大豆榨油后的一种副产品,含有较多的营养价值,如大豆异黄酮、大豆膳食纤维等,是一种质量稳定的植物蛋白原料,亦是可以取代动物蛋白源的优质植物蛋白,以满足我国动物蛋白资源匮乏的局面。我国有着丰富的豆粕资源,在中国豆粕年产约1000万吨,由于豆粕中的抗营养因子如抗原蛋白、植酸、脲酶等的存在,尤其是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它能阻碍猪体内胰蛋白酶对豆类蛋白的消化吸收造成腹泻,影响生长,适口性差,难于消化,饲料利用率低等,严重限制了豆粕的应用范围和应用价值,可利用发酵技术处理豆粕,有效降低豆粕中的抗营养因子,提高其营养价值。
CN103385360涉及一种发酵豆粕的生产工艺:经过粉碎、过35目筛的豆粕与经过粉碎、过30目筛的甘草、野菊花、银杏叶和青皮混合后,于发酵菌液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混合后于发酵罐中密封发酵66-72h。
CN102763678 A涉及一种发酵豆粕的生产工艺,通过添加外源蛋白酶和固态微生物种子,采用堆积固态发酵工艺。
CN 102948614 B涉及一种菌酶协同发酵豆粕制备活性饲用肽的方法:经过活化的复合酶中性蛋白酶、酸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非淀粉多糖酶,果胶酶等协同复合菌迟缓芽孢杆菌、发酵乳酸菌、产朊假丝酵母等作用豆粕分阶段控温,制备活性饲用肽。
Livestock science 170(2014)91-99研究了一种固态发酵豆粕所得产品饲养小猪对小猪的影响,其中发酵豆粕的制作工艺为:中性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混合的复合酶与经过粉碎过1.0mm筛网的豆粕混合,加入嗜热链球菌和酿酒酵母发酵液,混合厌氧发酵7天。
Livestock science 163(2014)94-101中研究了菌酶协同作用发酵豆粕用于取代鱼粉,其中发酵豆粕的生产工艺为:8种菌株和菠萝蛋白酶菌酶协同作用进行发酵豆粕的生产。
高建勇等(高锰酸钾氧化漂白大豆分离蛋白[J].中国油脂,2006(31):17-18)介绍,由于大豆分离蛋白的主要的外观指标是白度,在大豆分离蛋白的生产过程中,添加高锰酸钾用于大豆分离蛋白的漂白。
郝立华(以高锰酸钾漂白棉浆粕试验探讨[J].2015(45):17-19)介绍了利用高锰酸钾对棉浆粕进行漂白的工艺。
豆粕颜色为浅黄色至浅褐色(肖玲,龚月生,豆粕品质检测方法研究[J]饲料工业2002(23):28-30),而发酵豆粕颜色呈黄褐色(尹玉港,黄海涛,体外仿生法评估发酵豆粕质量[J]饲料广角2013(23):27-29),故而在发酵豆粕的制备过程中,不需进行脱色处理。
众多研究发酵豆粕的生产工艺均未提到在生产食用油厂附近发酵豆粕的生产工艺,经试验验证普通生产工艺用于食用油厂附近发酵豆粕的生产所生产的发酵豆粕品质不佳。
因此,本领域仍然需要改进豆粕的发酵工艺,以有效降低豆粕中的抗营养因子,提高其营养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通过在豆粕的发酵过程中添加高锰酸钾等强氧化剂,促进豆粕的酶解,尤其是食用油厂内或附近环境中发酵豆粕时豆粕的酶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益(上海)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丰益(上海)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6166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